■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林娉瑩
近期國內上市游戲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有人歡喜有人憂。港股上市的游戲公司云游控股日前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顯示,去年公司虧損3.2億元,凈利潤額同比減少566.2%。此外,公司在今年初已完成對天津聯盟電競互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盟電競”)19.99%股權的收購。
記者了解到,云游控股曾在2017年轉型金融科技領域,并表示游戲業務將專注于海外市場;但如今公司金融科技業務遇挫,游戲業務也連年增長乏力,公司選擇在此時進入電競的用意令人費解。
針對上述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向云游控股發去采訪提綱,之后其公關人員對記者表示,“一切以已披露內容為主”。
去年虧損3.2億元
從財務數據看,云游控股2018年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去年,公司實現營收3.24億元,同比減少6.4%;實現毛利2.38億元,同比增長7.2%,相比2017年大幅放緩;此外,公司去年虧損3.2億元,未能延續2017年扭虧為盈的趨勢。
年報顯示,公司去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計提了大額無形資產減值,一是對收購金融科技業務產生的商譽及可辨認無形資產計提減值3.49億元,二是對出售聯營公司股權后剩余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計提減值3940萬元。
據了解,2017年,云游控股從銀客未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并購JLC.Inc55%的股權,交易對價3億元。收購完成后,公司獲得交易對方旗下金融科技產品“簡理財”的控制權,正式入局金融科技領域。在簡理財助力下,公司于2017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6865萬元,其中金融科技業務的營收占比也大幅增至47%。
但到2018年,因北京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明確禁止網貸平臺向投資者提供“理財計劃”類違規產品,加上行業監管趨嚴等,云游控股下線了簡理財的相關業務,并開始限制其平臺用戶的提現額度。之后,云游控股發布相關減值公告稱,因簡理財“理財計劃”業務模式短期內無法重新上線,公司對此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仍有簡理財平臺用戶表示,簡理財平臺對用戶的轉出資金限額沒有取消。對此,公司曾表示將敦促資產合作方加速處理資產升級置換,以盡快平衡流動性壓力。
游戲業務難見起色
除了金融科技業務的受挫,實際上,云游控股的“老本行”也連年不振。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度業績報告中,公司的游戲收入僅有9088.6萬元,相比2017年的1.83億元減少50%,其占總營收比也從2017年的53%下滑至28%。公司表示,收入的減少主要因為幾款主要游戲已進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
從運營數據看來同樣不甚樂觀。年報顯示,公司游戲的MPUs(平均每月付費用戶)在去年僅有2.7萬名,相比2017年的7.5萬名減少了64%,其ARPPU(每月付費用戶平均收益)為約281元;此外,據披露,在去年公司專注于海外市場的主力游戲Liberators的平均月充值流水僅超過300萬元。
事實上,早在2017年入局金融科技實現扭虧為盈之前,公司的游戲業務已連續虧損多年。因轉型移動游戲的不及預期和網頁游戲收入持續減少,云游控股在2013年至2016年分別虧損4.75億元、3881萬元、1.3億元和3.96億元。如今,曾以91wan平臺立足行業,憑《明朝時代》與《凡人修真》等代表網游享譽業界的云游控股,其游戲業務在2018年僅剩下不足億元的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云游控股還公告稱已完成對聯盟電競19.99%股權的收購。記者了解到,聯盟電競成立于2016年,至今已在國內外舉辦多場不同級別與規模的電競賽事,目前擁有“EsportSuperstars”、“LegendSeries”兩項自有品牌賽事,旗下電競場館資源分布于中國、北美與歐洲等地。
云游控股表示,該收購宣告了其對游戲業務升級的啟動,并表示未來將繼續密切關注包括VR、區塊鏈在內的游戲及科技金融新技術,在合適時機對未來進行投資。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電競賽事本質還是小眾體育項目,可以達成的盈利模式不多,加上國內電競主流游戲的高度集中,這都讓電競館目前所能鏈接的商業方向極其狹窄,缺少生存空間,他表示:“電競館產業本身是有發展的,但目前其更像一個網吧的升級版,缺少必要的場景連接。”
對于電競館產業的前景,張書樂認為,隨著電競比賽的更加日常化以及玩家的擴大化,再配合當下電競職業被認可的大環境,前景還是有的:“只是不能象其它O2O模式燒錢去快速覆蓋和孵化市場,只能逐步推進找到場景變現的有效方式。”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