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將扭虧為盈,預計凈利潤為8-12億元人民幣。
3月27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受此前美國“禁售令”一事影響,公司全年業績仍不可避免地表現為虧損狀態。不過中興方面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業績將扭虧為盈,預計凈利潤為8-12億元人民幣。
年報顯示,2018全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855.1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1.41%;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69.8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52.88%。
公司解釋,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美國禁售令事件中,繳納了10億美元罰款,以及此后導致的經營和預提損失所致。
不過經營壓力并未讓公司減少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本期末,公司研發占營收的比重上升了0.9個百分點。
國內收入占比抬升
隨著5G時代的漸行漸近,各國在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和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此前的“禁售令”事件,導致業界對中興的國際業務發展進程極為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發現,2018年中興通訊的國內業務收入比重有所抬升,從此前的國內海外近乎一半的份額,走向6:4。
年報顯示,2018年內公司在國內市場實現營544.4億元人民幣,占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的63.7%。
而在2017年,公司國內市場的營業收入為619.6億,占整體比重的56.9%;2016年,國內市場收入585.5億,占比57.8%。2015年這一數據則是531.1億,占比53.0%。
公司方面表示,在國內,將積極參與運營商網絡建設與技術演進,持續深入開展5G外場規模試驗,抓住技術變革機遇。
國際市場上,公司年內實現營收468.6億元人民幣,其中歐美及大洋洲部分的營收下滑明顯,同比減少了44.66%。
為此,此前公司高管反復強調,“全球化”是中興一直堅持的策略,仍將“聚焦大國大T(即聚焦大國的高端運營商)”。
具體到整體收入的業務構成,據披露,其運營商網絡實現營收570.7億;政企業務營收92.3億元;消費者業務收入為192.1億元人民幣。
需要指出的是,消費者業務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較大,進而影響到整體的業績表現。該項業務營收比上年度下滑了45.43%,毛利率也下滑了2.79個百分點。另外兩項業務的下滑幅度分別是運營商業務10.51%、政企業務6.13%。
經歷了前三個季度的現金流缺口后,2018年第四季度,中興通訊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0.1億。
對于旗下三大業務的發展情況,年報中介紹道,運營商網絡方面,在無線領域,加強無線關鍵技術和重要市場的投入,使能數字化轉型。有線領域,將聚焦國際主流運營商市場和價值客戶,抓住移動承載、大視頻、下一代PON、SDN/NFV等技術變革契機,持續優化產品市場格局。
政企業務層面,則是基于“云網生態”的理念,圍繞無線、承載、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產品。
在4G轉向5G的過渡時代,消費者業務已不再主要依托于手機業務,公司表示,將圍繞手機、家庭信息終端、固網寬帶終端等業務展開,聚焦核心機型,做好5G終端布局。
5G加大研發投入
現金流逐步回穩的同時,中興的研發力度也有所保證。
據披露,2018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為109.1億元人民幣,占營業收入的12.8%,占比同比增長0.9個百分點。
雖然年報顯示,研發人員數量和整體投入金額有所下滑,但這源于出售子公司導致合并范圍變動。這也與公司一直強調的“聚焦”有所對應。
在20日的股東會上,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曾表示,“今年在5G研發資源上又增加了很多人力,因為到了商用階段,有很多復雜場景需要慢慢細磨。我們在研發投入上是毫不猶豫的。”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集團累計申請的專利資產超過7.3萬件,其中,全球授權專利累計超過3.5萬件。5G戰略布局專利超過3000件。中興通訊已向ETSI披露首批3GPP5GSEP(標準必要專利)超過1,200族。
公司方面稱,圍繞5G產業主航道,將加大芯片和基礎技術的布局和能力;建設一流的產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服務交付活動。
5G行業應用方面,集團已經聯合運營商、合作伙伴在大視頻、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等垂直行業開展5G業務創新的示范,加強與重點垂直行業伙伴的戰略合作。
關于芯片業務的發展,徐子陽也明確表示,將主要在專用芯片層面發力。
專用芯片還細分成三類,交換和無線兩個層面,公司都有長期的布局。“我們工藝從14nm做到了10nm、7nm,5nm工藝芯片也在啟動預演。只有核心芯片的能力逐步提升才能把設備的功耗降低、性能提升,也才能長遠支撐運營商網絡簡化。”
中高頻芯片則是未來5G向更高頻發展的核心著力點。“這塊我們有了足夠資源的投入,希望在中高頻芯片上能夠取得長遠突破。”
對于5G的具體發展方向,徐子陽曾指出,根據業界在巴塞羅那展商對5G的看法,今年毫無疑問是5G元年。尤其中國的5G進程,特點非常明顯。
他具體介紹道,“中興通訊在5G時代,做好了完整的準備。可以自豪地講,中興已經完成5G端到端產品的所有商業化準備,包括5G手機會在今年Q2正式商用,可以批量供貨;5G各種系列的基站、傳輸承載、2-5G統一融合的核心網,以及垂直化應用;以及供應鏈上5G產能,我們做好了準備。應該說是只等發令槍響。截至2019年2月底,公司已與全球30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