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小米集團公布上市以來首份年報,2018年小米集團實現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實現經調整后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小米集團也完成了上市前做出的硬件業務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承諾。2018年小米硬件綜合稅后凈利潤率為正且小于1%。
毛利率下降
小米表示,公司的使命是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2018年5月,小米向所有現有和潛在的用戶承諾,從2018年開始,每年小米整體硬件業務的綜合凈利潤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都將回饋給用戶。
小米的確做到了承諾,不過,小米的毛利率由2017年的13.2%降至2018年的12.7%。從年報來看,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智能手機業務拖累,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8.8%下降到2018年的6.2%,小米對此解釋稱,“為獲取長期價值奠定基礎,我們將選擇性地優先考慮更高增長而非毛利率,以獲得關鍵產品的市場份額。”
小米智能手機業務2018年實現營收1138億元,同比增長41.3%,占小米總營收的比例為65.1%,較2017年的占比下降5.2個百分點。小米強調,在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4.1%的大環境下,公司智能手機銷量高達1.187億部,同比增長29.8%,是業內罕見于2018年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的公司。
小米年報還顯示,小米所銷售的手機平均售價由2017年的881.3元增加至958.1元,小米在2018年中國大陸手機平均售價同比提升17%,海外市場的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亦同比增長9.7%。
小米表示,平均售價上升,主因是隨著消費者品味轉變,小米優化產品結構策略,推動了中高端機型的銷量。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售價2000元以上的手機所貢獻的收入占手機業務收入的31.8%,占比同比顯著提升。
對于小米品牌未來如何發力中高端市場,小米集團CFO周受資在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主要還是通過研發投入來提升綜合能力。小米2018年全年研發投入超過了58億元,同比增長83.3%,過去三年年復合增長率66.2%。
AIoT和互聯網業務亮眼
在小米各項業務中,AIoT業務和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最快。
2018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為438億元,同比增長86.9%,占小米總營收的比例為25.1%,較2017年的占比上升4.6個百分點。小米表示,2018年小米大家電業務從新興的業務發展為強大的業務部門。公司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為840萬部,同比增長225.5%。小米亦進入白電市場,分別在2018年7月和12月推出了米家互聯網空調和米家互聯網洗烘一體機。
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2018年公司的核心戰略升級為“手機+AIoT”雙引擎,未來5年,小米將AllinAIoT,專項投入至少100億元。
年報披露,2018年,小米的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約1.5億臺,同比增長193.2%。截至2018年年底,搭載小米的人工智能助理、并激活的智能設備數超過1億臺。
小米表示,除智能電視和筆記本電腦之外,小米手環、米家電動滑板車和米家掃地機器人等生態鏈產品的銷量在2018年大幅增長。根據IDC統計,小米穿戴式設備出貨量在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排名第二。
互聯網服務業務在2018年為小米貢獻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61.2%?;ヂ摼W增值服務收入達59億元,同比增長36.7%,其中游戲收入達27億元,同比增長7.3%;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32億元,同比增長79.9%,這主要得益于互聯網金融業務和有品電商平臺收入貢獻的增長。
小米表示,報告期內,MIUI的月活躍用戶達到242.1百萬人,同比增長41.7%;互聯網服務的ARPU(用戶平均收入)由2017年的57.9元增長到2018年的65.9元。小米表示,通過銷售更多智能手機、豐富產品及內容、完善客戶體驗、持續優化推薦算法,實現了更高的活躍用戶數并整體提升了每名MIUI用戶的ARPU。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