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近期,盈峰環境公布擬152.5億元收購中聯環境100%股權引起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在這起號稱環保行業第一大并購案中,盈峰環境以高于其市值的收購價撬動中聯環境,并購完成后公司將如何消化這個“巨無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7月26日,盈峰環境重組中聯環境媒體專訪會在長沙召開。盈峰環境董事長兼總裁、中聯環境董事長馬剛,中聯環境CEO張建國,盈峰環境副總裁兼董秘劉開明,執行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焦萬江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悉數進行解答。
問鼎民營環保新龍頭
7月17日,盈峰環境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以152.5億元收購中聯環境100%股權。
根據中瑞出具的《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所涉及的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項目資產評估報告》,中聯環境按收益法評估的評估價值為152.74億元。經盈峰環境與寧波盈峰等8名股東協商一致,確定中聯環境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152.5億元。
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8.4878元/股。經協商一致,各方同意參考除權除息后的市場參考價的90%即7.6390元/股,確認本次發行價格為7.64元/股,不低于市場參考價的90%。
此次并購完成后,盈峰環境年營收將達到近150億元。馬剛在媒體專訪會上表示,公司將長期深耕環保行業,做到民營環保行業的龍頭。
實力上市公司與優良標的“門當戶對“
資料顯示,盈峰環境前身是創辦于1974年的上虞風機廠,2000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開始進行戰略轉型全面進入環保行業領域,先后以17億元全資收購國內環境監測行業龍頭公司宇星科技(深圳)發展有限公司,1億元控股深圳綠色東方環保有限公司,5.48億元收購大盛環球100%、明歡有限100%股權和亮科環保55%股權,認購天健創新20%股權,增資廣東順控環投15%股權,并斥資30億元成立環保并購基金。
通過一連串的資本運作,盈峰環境在短短的3年內,已經迅速成為國內優質的民營環保企業,并逐步完成了環保行業全產業鏈的布局,其業務已經涵蓋環境監測、水環境治理、大氣治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環境運營服務等,為企業在環保領域長期發展提供著持續的動力。
標的公司中聯環境,是一家集環衛機械與環境裝備等高新技術裝備研發制造、環境項目投資運營為一體的全環境產業企業,目前已擁有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環境環衛裝備的產品矩陣,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中聯環境已有環衛裝備產品線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均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環衛行業龍頭。
資料顯示,中聯環境依托國家級科研院所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全球領先的環境裝備生產制造能力,構建了國內最為完善的環境產業裝備體系,為客戶提供城鄉保潔、固廢垃圾清掃運處、除冰雪與道路維護、市政園林、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污水(泥)滲濾液處理、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等成套設備解決方案,年產出超過2萬臺套,主導和參與了行業80%以上技術標準的制定,產品行業市場占有率連續18年排名全國第一,核心產品達65%以上。
今年4月,中聯環境發布全球首款環衛智慧機器人,高度融合人工智能、機器視覺、深度自學習、全場景圖像識別、智能機器臂、“互聯網云+”等技術于一體,協同已有的無人駕駛環衛車、新能源動力裝備,標的公司掌握著行業領先甚至超前的技術,硬件層的布局進一步完善。
在中聯環境產業園區內,記者見到了公司最新推出的無人駕駛小型掃路車,掃路車通過既定程序在園區內高效進行著清掃作業,幾乎沒有任何噪音,全程無人駕駛。
強強聯合形成1+1>2的協同效應
據焦萬江介紹,本次并購完成后盈峰環境和標的公司將產生協同效應,上市公司現有的垃圾處置業務將向上游環衛裝備領域和環衛一體化服務領域延伸的同時,實現雙方在業務布局、項目經驗、渠道資源等方面的交互補充。
張建國也認為,這次并購對于中聯環境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環保行業正處于一個高速成長期,轉型升級的行業整合期,中聯環境也一直在尋求資源配置和產業協同。此次并購完成后,盈峰環境將為中聯環境發展快速對接優質資源,打通資本渠道,同時雙方在市場渠道、人才培養、技術資源、戰略調配等方面將更好的協同。“
對盈峰環境而言,此番是充分利用資本運作平臺進行外延式拓展,完善其“全產業鏈的環境綜合服務商”戰略版圖的重要步驟。借助標的公司行業研發實力,上市公司等同于拿到了AI領域的入場券。在未來,這種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環保裝備的技術或將不僅僅應用于環衛領域,而會更進一步應用于環保行業的全產業鏈,順應如今各行業陸續邁進智能時代的發展大潮流。
重組方案顯示,中聯環境承諾2018年、2019年、2020年,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9.97億元、12.30億元、14.95億元,累計凈利潤不低于37.22億元。
焦萬江表示,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大國策形勢下,環保行業開始步入到高速發展時期。盈峰環境牽手中聯環境,在機制協同和大勢所趨的聯合效應下,雙方將相互實現資本擴容、業務擴容、市場擴容、技術擴容,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