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上半年的并購看,中國企業在電力能源領域的海外并購發展迅速,占比達四成,但也有行業海外上市企業在籌劃中概股回歸,市場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今日,本報聚焦這一現象,希望提供有益的價值參考。
■本報記者 于南
7月18日,中概股——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合并交易,此次完成合并后,晶澳將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晶龍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合并交易的買方為晶澳太陽能董事長兼CEO靳保芳,及其所控股的晶龍集團,晶龍集團同時也是晶澳太陽能的第一大股東。此外,根據相關介紹,此次協議收購價格為3.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49億元。
這也意味著,早在去年11月份靳保芳方面(靳保芳及晶龍集團)與晶澳太陽能達成的方案(協議收購價格為3.62億美元),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獲得了表決通過。
而盡管業界普遍認為晶澳太陽能私有化后,最佳選擇是回歸A股。但7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晶澳方面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仍然與去年12月份的公開表態一致,晶澳太陽能目前沒有關于國內上市的計劃。
3.62億美元實施私有化
曾幾何時,美國股市是中國光伏企業上市的圣地,但大概始于2013年無錫尚德從紐交所破產退市,近年來,中概股光伏板塊掀起了一波退市、私有化的熱潮。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除上述外,近年來中概股光伏板塊退市、私有化的相關企業還包括,2015年因為不符持續上市標準,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中電光伏;2017年3月份正式實施私有化,并宣布將謀求于A股上市的天合光能;2017年7月在納斯達克摘牌退市的綠能寶母公司SPI;2017年12月,收到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瞿曉鏵將價格定位于18.47美元/股的無約束力建議函的阿特斯;以及今年6月份,因未能連續30個交易日內維持至少5000萬美元的平均全球市值,且其股東權益不足5000萬美元退市的英利綠色能源。
事實上,晶澳太陽能首次提出私有化,要追溯到2015年6月份,彼時,晶澳太陽能收到了靳保芳的私有化要約,報價9.69美元/股,企業估值約4.891億美元。
不過這一收購方案遲遲未能付諸實施,直到2017年6月5日,晶澳太陽能再次獲得了一份修改過的、仍來自于靳保芳提議的私有化邀約,交易報價為6.8美元/股,但這一消息一經公布,導致公司股價當天下跌了2.59%至6.39美元/股。
2017年11月17日,晶澳太陽能宣布與買方(靳保芳及晶龍集團)達成收購協議,協議收購價格為3.62億美元。而這一最終實施的方案交易條款顯示,在此次交易中,每持有晶澳太陽能一股普通股可換得1.51美元,每持有一份ADR則可換得7.55美元。
據悉,這一收購價格與2015年時的方案少了25.9%,意味著靳保芳與晶龍集團私有化晶澳太陽能的成本降低了,而該價格同時比晶澳太陽能2017年6月5日的收盤價溢價了18%。
此外,相關資料顯示,中信金融有限公司、瑞士信貸集團新加坡分公司和其他一些機構已做出了為買方財團(靳保芳及晶龍集團)提供1.6億美元貸款的決定,在此基礎上,買方則將以債務和股權混合的方式為收購提供資金。
最終,晶澳要求2018年7月17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暫停納斯達克上的股票交易,并且納斯達克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除名通知。
A股美股估值差距見仁見智
晶澳太陽能成立于2005年,200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光伏產業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根據其官網信息,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11個生產基地、27個分支機構,產品足跡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用一組數據佐證晶澳太陽能在光伏產業的地位,根據研究機構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在2015年-2017年的三年間,晶澳太陽能已連續三次躋身年度出貨量全球排名前四。
2017年,晶澳太陽能總出貨量更是創出歷史新高,達到了7.6GW。使其營收同比增長31%,達到了197億元。
在此基礎上,海內外的均衡發展,也令晶澳太陽能在當前環境下顯得尤為穩健,例如2017年,晶澳太陽能國內銷售收入占比為50.74%,海外業務收入則突破了100億元。
不過,盡管納斯達克市場也曾為晶澳太陽能的成長奠定了重要基礎,但近些年與A股對比,其卻并未給包括晶澳太陽能在內的一批中概股,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
數據顯示,截止退市前,晶澳太陽能的總市值為3.51億美元(約24億元人民幣),其他幾家中概股光伏企業的市值均在10億美元以內。反觀A股,即便是在光伏板塊受到市場環境、政策風險的雙重影響的當下,例如東方日升、愛康科技等市值也均在100億元左右。
也正因為此,成功實施了私有化的晶澳太陽能,若后續選擇回歸A股,盡管要承擔一定風險和成本,但就公司市場地位而言,其大概率將會是個一本萬利的好生意。但直至目前,晶澳堅稱沒有關于國內上市的計劃。
事實上,關于美股與A股估值差距的問題,市場人士分析也見仁見智。例如,光伏業界普遍認為,美股市場相對于A股市場,對光伏企業認可度不高,市值被嚴重低估;而在光伏業外,一些聲音認為,中概股只有個別公司被低估,整體并沒有被低估。而中概股所謂的被低估往往是相對于A股而言,但A股出現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PE的現象,并不正常。
例如,在美國,同為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本土光伏企業FirstSloar和SunPower市值就分別達到了56.31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遠高于光伏中概股。
如今,晶澳退市之后,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只剩下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天華陽光、昱輝陽光四家。
光伏業融資承壓
從2017年財報可見,盡管晶澳太陽能保持了很好的毛利水平,但在去年,其綜合毛利率還是出現了13.21%的下降,在出貨量上升的同時,經營性業務利潤減少25.95%至7.38億元。公司的組件、電池片毛利達12.85%和6.63%,下滑3.88個百分點和5.5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在平價上網前夕、“531新政”沖擊的多重考驗下,任何光伏企業都不敢怠慢。2018年上半年,晶澳繼續在全球范圍開疆拓土。
據梳理,今年1月20日,晶澳太陽能與匈牙利知名經銷商ManituSolar簽訂組件分銷協議,正式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合力拓展東歐光伏市場;2月11日,晶澳太陽能宣布為以色列Ashalim250兆瓦太陽能電站供應單晶PERC組件;4月份,晶澳太陽能先后宣布為雅爾穆克大學3MW項目供應全部光伏組件,江蘇省高速公路首批互通區分布式光伏電站順利并網發電,其13.58MW光伏組件全部由晶澳太陽能供應;5月3日,馬來西亞首個大型地面光伏項目成功并網,晶澳太陽能供應了全部50MW高效單晶PERC組件,品質備受認可;5月份,晶澳太陽能宣布,將為巴西首個PERC光伏地面電站項目提供8.1MW高效單晶PERC組件;6月14日,晶澳太陽能宣布在韓國首爾成立分公司,進一步深耕當地市場。晶澳太陽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靳保芳先生出席剪彩儀式并致辭;6月29日,晶澳太陽能宣布為非洲納米比亞6.5MW太陽能電站供貨全部半片組件,據悉,這是晶澳半片電池組件在大型地面電站的首次應用。
但這一切都需要資金的支撐,如今,“531新政”襲來,除了利潤空間預期中的繼續被擠壓外,《證券日報》記者也曾通過多篇報道揭示了目前光伏業融資難的現實。
例如,銀行業對光伏企業貸款審批的謹慎,A股光伏板塊近期的整體下挫等等。事實上,在國內,公司債等融資手段對特定行業及民營企業群體而言,也并不通暢。
日前,某A股知名民營上市公司擬發行10億元債券,最終的發行額僅為5000萬元。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民營企業連續的信用債違約事件,使得債券市場的情況比較兩極化,投資者都喜歡國企和央企,對民企比較謹慎。
而不久前(2018年3月26日),晶澳太陽能也在上市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了(第一期)公司債券“18晶澳01”。相關資料顯示,盡管公司主體信用等級和本期債券信用等級均為AA,但其票面年利率為6.9%的三年期債券,最終發行總額也僅有1億元。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