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7月19日晚間,悅達投資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億元,同比去年的854.54萬元增長1072.33%。記者注意到,去年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67.99萬元,今年同期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08.86萬元。
對于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與上年同期相比,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西蒙悅達能源公司、悅達紡織集團均由虧損轉為盈利。
汽車業務扭虧為盈
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悅達投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下降355.32%。對于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公司相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的主要盈利點東風悅達起亞在“薩德”事件及國內乘用車行業增速放緩的雙重影響之下,終端銷售回落明顯,給公司全年的盈利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2017年公司計提了悅達卡特公司商譽減值1億元。
東風悅達起亞是由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悅達投資、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共同組建的中外合資乘用車制造企業,悅達投資持有其25%股份。最新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東風悅達起亞報告期內經營改善,業績同比由大幅虧損轉為盈利。
2018年上半年汽車業務板塊累計銷售汽車17.23萬臺,同比增長32.9%;東風悅達起亞營業收入152.24億元,實現凈利潤2150.96萬元。而去年同期東風悅達起亞在133.22億元營業收入的前提下,凈利潤虧損3.28億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東風悅達起亞之所以得以扭虧為盈主要是因為公司積極研究銷售新模式,拓展銷售新渠道,加大新投產型放力度,努力降本增效。
今年4月17日,東風悅達起亞新一代智跑上市。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智跑上市以來銷售形勢良好,截至6月底已銷售超2萬臺。對于東風悅達起亞投放的新智跑生產銷售情況,太平洋證券汽車板塊白宇團隊曾到公司調研并出具研究報告。報告預計在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新智跑有望推出更多配置的車型,可助力總體銷量水平更上臺階。
煤炭及公路業務業績貢獻大
作為一家綜合類上市公司,悅達投資業務主要由兩大類構成——紡織、公路收費、生物柴油、新材料等主營業務,以及汽車整車制造、火力發電、煤炭開采等參股業務。另一板塊智能農裝制造從2017年9月份由參股業務轉為主營業務。
半年報顯示,在眾多子公司及參股公司中,業績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公路收費及煤炭業務。其中,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陜西西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徐州通達(廣通、運通)公路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63億元、1.29億元、7845.71萬元,實現凈利潤6.57億元、3231.93萬元、615.57萬元,三者合計貢獻凈利潤1.64億元。
另一業績貢獻較大板塊為煤炭板塊。內蒙古西蒙悅達能源有限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9億元,實現凈利潤4294.57萬元,對公司的利潤貢獻超1800萬元。
記者注意到,此前處于虧損狀態的紡織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1月份至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99億元,實現凈利潤1537.71萬元。而去年同期,該業務板塊凈利潤虧損超1200萬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上半年公司加大了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等業務板塊的投資力度。一方面公司出資306萬歐元成立江蘇威馬悅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實現51%的控股權。另一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悅達新材料公司與中科院微系統所和中科院微系統所丁古巧博士團隊達成協議,共同出資組建上海烯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占比49%。盡管上述兩家子公司尚未給公司帶來業績貢獻,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公司計劃布局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領域。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