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設計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緩緩駛離位于大船集團的碼頭。中船重工集團是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遼寧艦和此次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由集團公司旗下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國海防、華舟應急均有參與航母建設。
據了解,國產航母離港后,其自主研制的動力系統和推進系統將首次接受海洋環境的真正考驗,向成為一艘真正的作戰艦艇邁出關鍵一步。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也是我國的第二艘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專家表示,相比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從設計到建造,全部由我國自主完成,并在遼寧艦使用的經驗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優化,性能將有全面提升。其研制和建造,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續更大型航母的能力。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海軍裝備的主要供應商和船舶工業的骨干力量,也是截至目前我國唯一具備自主設計與建造國產航母的企業集團,擁有眾多研發建造實力雄厚的子企業。
遼寧艦和此次離港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就是由集團公司旗下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由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重工所屬大連船廠進行總裝總建造;由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動力所屬各企業制造提供航母動力系統設備;由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海防所屬各企業制造提供航母與岸空天各通訊系統設備;由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華舟應急所屬各企業制造提供航母應急消防系統設備。
資料顯示,中船重工成立于1999年7月1日,主要從事海軍裝備、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裝備的研發生產,是中國船舶行業唯一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現有總資產4127億元,員工15萬人。
中船重工擁有我國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國艦船研究、設計的主要力量,有12名院士,4萬多名科研設計人員,7個國家級研發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年造船能力1500萬噸。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全資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中國重工旗下擁有國內外著名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專業公司。
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征是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現場總指揮、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現場指揮部黨委書記。今年全國兩會上,劉征接受采訪時表示,國產航母工程量巨大,是極為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動員了全國500多家單位的力量,每天都有3000人至5000人在航母上工作。同時,首艘國產航母也是軍民融合的典范,航母工程建設成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陣地。500多家參研單位中,非軍企業、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參與比例高達77.4%。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