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康尼機電”這個名字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稍顯陌生,但每一位坐過南京地鐵的市民,都與“康尼機電”有過零距離的接觸。走進地鐵站,站臺門、地鐵車門,視線所及之處都有康尼機電的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從康尼機電了解到,作為國內自主研發擁有多項原創核心技術的軌道車輛現代化裝備制造企業,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康尼機電”)打破國外競爭對手的技術壁壘,研發了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車輛門系統產品,作為城軌客室車門標準的主要制定者,其生產的城軌車輛門系統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連續十多年保持在50%以上,并遠銷紐約、舊金山、多倫多、溫哥華、巴黎等歐美市場。作為復興號門系統標準的主要制定者,康尼機電動車組外門產品在首批“復興號”動車組占比高達80%,2017年,高速列車外門系統產品國內市占率50%。
從進入軌道交通門行業,到一躍成為國內軌道車輛自動門細分行業的龍頭,并站在國際市場上比肩國外軌道車輛裝備制造企業,康尼機電是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公司董事會秘書徐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康尼機電是一家具有學校背景的股份制企業,公司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功發展,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堅持創新不斷,二是國家國產化政策的支持,三是軌道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其中持續不斷的創新是康尼機電發展的主線和生命力。”
超越式自主創新
記者了解到,康尼機電依靠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優勢,通過創新載體建設,形成了“設計-仿真-試驗一知識產權一產業化”一體化的綜合創新體系平臺,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打造平臺技術、拓展新的產品線。
徐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康尼機電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包括四大主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傳動系統、遠程診斷系統。基于機電一體化的技術,康尼機電在掌握集成技術的基礎上,圍繞控制器、電機、減速器、傳動裝置等核心部件進行研發、設計和制造,到目前為止,與門系統相關的所有核心部件均具備自主設計、制造能力。基于數據采集、傳輸及處理技術的遠程診斷系統已經完成一代定型并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
在軌道交通領域,康尼機電自主研發了中國第一套完全自主國產化城軌車門系統、高鐵車門系統,打破了國外專利技術在城軌門領域、高鐵車門領域的壁壘和市場壟斷。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擁有有效授權專利571件,其中發明專利132件,實用新型專利439件,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109件;2017年申請專利287件,授權專利164件。自2006年開始,公司圍繞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傳動系統、遠程診斷系統等形成了若干發明專利,并以此為核心將此首先應用到軌道交通車輛門系統產品上,目前,軌道交通車輛門系統被廣泛應用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22個城市100余個項目上,并出口紐約、巴黎等十多個國家的一線城市,累計銷售軌道交通車輛門系統20萬余套。而自主研制各類門系統,不僅打破了該產品技術和市場全部由國外公司壟斷的格局,成功替代進口,還迫使進口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由康尼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車客室側門系統已先后應用于CRH2、CRH3A等10多個CRH系列的動車組車輛上,現已批量應用于中車集團旗下所有高鐵車輛制造企業和龐巴迪運輸集團在國內合資的高鐵車輛制造企業。如今,康尼的高鐵門系統已選定為我國高鐵標準化動車組的標配產品。
“到了2017年,加上高鐵,可以說我們是真正的軌道交通第一門。”徐慶告訴記者,隨著銷售收入的逐年增長,公司研發投入在銷售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7%-8%,近10年來,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流失率幾乎為零。
多元化產業布局
“如果大家對康尼機電的了解僅僅局限于軌道交通領域,那就狹隘了。”徐慶告訴記者,公司機電一體化技術平臺不斷優化升級,在現有的技術平臺上又增加了機械基礎核心部件技術和表面處理技術。目前,公司主要業務除包含軌道交通產品外,還包括汽車零部件業務、表面處理業務。
記者了解到,2011年左右公司已著手利用業已形成平臺技術進入汽車零部件市場,2015年公司正式成立南京康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和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開展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
基于精鍛與精密磨削集成技術,打造機械基礎核心部件,并在傳統汽車零部件業務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產品已具備進入中高端汽車市場的能力,與高田、武藏、宜發等廠商已開展合作,并獲得寶馬一級供應商資質,目前該項目尚未形成量產。基于連接器、電力電子和控制技術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已經與比亞迪、吉利、上汽、奇瑞等主流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展合作,去年又獲得上海通用、奇瑞路虎等供應商資格,經過去年歷時半年多調整,2018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已扭虧為盈,今年有望恢復到2016年業績水平。
2017年,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了龍昕科技100%的股權,在原有業務基礎上,新增了表面處理業務板塊。財報顯示,2017年度康尼機電實現營業收入24.18億元,同比增長20.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17.07%,其中龍昕科技并表增加1.38億元。根據業績承諾,2018年、2019年,龍昕科技合并報表口徑扣除非經常損益前后孰低的凈利潤將不低于3.08億元、3.88億元,將會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貢獻。
2018年是公司實施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的開局之年,徐慶告訴記者,未來六年內,公司會酌情考慮補強式并購,現有的三大主營業務占銷售收入的目標比重是會形成“四四二”、“五三二”的局面。
智能化產品平臺
采訪中,《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康尼機電瞄準軌道車輛自動門智能化方向,組建了高層次的研發團隊,開展了包含智能電機、智能門控器、大數據服務平臺、智能生產線等系統化研發,在全球率先研發出軌道交通門系統智能裝置產品,實現了門系統的實時診斷和提前預警功能,可對安裝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康尼門系統遠程開展全生命周期的監控和管理,并解決了傳統式運營維保中存在效率低、費用高等問題。目前,此項已開始逐步裝車試驗和運行。
在公司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基地,公司自動化車間建設已投入47臺套自動化設備,其中有22臺套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目前已驗收37項,試生產5項,進場調試4項,設備制作2項。自動化車間智能裝備建設按照工序產線計算,數控自動化設備應用達到71%,其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應用達到24%,自動化設備聯網設備比例達到91%。
康尼機電的車門技術和產品制造正向“智能化”轉型,不僅如此,徐慶告訴記者,基于公司現有的機電一體化平臺六大系統,公司不斷優化和提升現有的技術平臺,正布局智能化產品領域。作為智能化產品的切入點,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智能輪椅產品,今年底明年初將有望投放市場。未來,基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平臺,公司將構建更多高附加值的智能產品。“最終,康尼機電不僅僅是軌交門系統的老大,在智能化產品方面也期待有所建樹。”徐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