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芳
近年來,上市公司雖然一直在做去杠桿的動作,但是,財務費用吞噬上市公司利潤仍是不可回避的話題。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Choice數據統計發現,98家A股食品飲料企業去年的財務費用合計4.13億元,基本上與2016年持平。但從個股來看,有的公司降低財務費用效果明顯,有的公司的財務費用則明顯增加。98家公司中,財務費用排名第一的梅花生物,去年的財務費用為2.77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98家公司中,財務費用超億元的公司有8家,它們分別是梅花生物、光明乳業、西王食品、黑牛食品、維維股份、順鑫農業、上海梅林、伊利股份,金額分別為:2.77億元、22.52億元、2.44億元、2.3億元、1.74億元、1.57億元、1.22億元、1.13億元。而財務費用在千萬元級別的公司有26家,*ST因美、安琪酵母和皇氏集團都是在8000萬元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在98家公司中,財務費用為負數的公司有45家,其中,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有4家公司的財務費用為正數,其他15家酒企的財務費用為負數。
眾所周知,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具體項目有:利息凈支出(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后的差額)、匯兌凈損失(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的差額)、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集生產經營資金發生的其他費用等。
而45家財務費用為負數的公司,說明企業去年的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說明公司有大量的資金存在銀行收利息。
另外,資產負債率也是衡量一家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財務指標。為此,本報記者統計98家公司的資本負債率發現,有12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50%。
其中,皇臺酒業和蓮花健康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分別為156.57%和105.86%。其次是黑牛食品,公司去年的資產負債率為91.64%。
相比高負債率的企業,98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資本負債率不足10%。總體來看,大部分公司的資本負債率保持在安全、穩定的范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是財務費用增加有的公司是因為使用了銀行借款導致利息支出增加所致,有的則是因為匯兌損失所致,其中,去年以2.77億元的財務費用排名98家公司中第一位的梅花生物,公司對于財務費用增加的理由則是匯兌損失增加所致。
數據顯示,梅花生物去年公司財務費用為2.77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16.31%,對于財務費用增加的理由,公司表示主要是本期匯兌損失增加所致。
根據梅花生物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32億元,同比增長0.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4億元,同比增長12.66%;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分配預案顯示,公司擬以30.74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股利3.3元(含稅),共分配現金股利10.14億元(含稅),占當年凈利潤的86.37%。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