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是一對“并購盟友”,如今卻互相指責。安徽鴻旭和上海樂錚的翻臉,令其針對匯源通信共同發起的要約收購事宜再添懸念。
4月12日,安徽鴻旭通過匯源通信發布聲明,稱其3月8日后便與上海樂錚主要負責人失去聯系,且稱無法知悉92份預受要約協議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并考慮終止本次要約收購。而就在前一天,上海樂錚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聲稱,并未主動聯絡任何投資者,并指安徽鴻旭刻意回避溝通、消極應對本次要約收購。
真相只有一個。安徽鴻旭和上海樂錚,究竟誰在說謊?
誰在消極應對
結合過往公告可知,今年1月26日,上海樂錚股東蒯樂與安徽鴻旭實際控制人張兢接觸,首次提出結成一致行動人要約收購匯源通信的初步想法,并決定提議各自所在公司股東對此進行審議。1月28日和2月4日,兩家公司分別召開股東會,同意互相結成一致行動人并對匯源通信發起要約收購,收購主體則是安徽鴻旭。
本次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于2月27日發布。而在申請了一次延期后,原本應在3月下旬披露收購報告書全文,迄今仍不見蹤影。
對此,安徽鴻旭發布的最新聲明稱,公司主要負責人和實控人3月8日起再也無法直接聯系到蒯樂本人,包括多次使用了電話、微信、郵件等直接聯系方式,以及間接通過介紹人聯系均未果,蒯樂也未主動與安徽鴻旭聯系。
根據該說法,自今年3月8日起,這對“盟友”已經處于“失聯”狀態。
然而,與安徽鴻旭表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樂錚4月11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稱,其在參與本次要約收購過程中積極督促安徽鴻旭履行作為要約收購人的基本業務。“截至本答復出具之日,由于安徽鴻旭刻意回避溝通,消極應對本次要約收購事項,導致公司仍尚未簽署并公告要約收購報告書。”
極為罕見的是,自本次要約收購宣布以來,深交所已累計下發數份關注函和監管函,追問本次要約收購中的信息披露合規性、內幕交易等問題。
92份預受協議真假難辨
不得不提的是,深交所4月2日下發的關注函中指出,上海樂錚與相關方從今年2月9日至2月24日期間簽訂了共計92份預受要約協議書,涉及匯源通信股票2508.47萬股,占比12.97%。經查,其中16名交易對方在與要約方簽署協議時未持有匯源通信股票或者持有股份少于所簽署協議對應的股份數量,且前述92人中有24人已不再持有匯源通信股份。對此,深交所要求上海樂錚方面說明獲取交易對方信息的途徑、雙方關系、協議簽署過程及其合法合規性。
上海樂錚則對此回復稱,匯源通信2月5日公告要約收購事項后,不斷有投資者通過匯源通信與公司取得聯系。公司通過微信或電話方式向投資者說明擬簽署的預受要約協議的基本內容,在獲得其簽約意向后,詢問其持股數量及身份證號后,將協議文本發送給投資者,由投資者簽署,并完成簽約。
上海樂錚強調,公司并未主動聯絡任何投資者,沒有且無法核實意向投資者的具體身份及持股數量,因此無法提供16名交易對方的持股證明。除了所簽署的預受協議條款約束外,公司無其他方式限制投資者對匯源通信的交易,因此可能造成協議載明股份數量與實際持股數量之間存在差異。上海樂錚還稱“首次知悉”24名交易對方目前不再持有匯源通信股份事宜。
反觀安徽鴻旭,則將遲遲不發布要約報告書的理由指向了上述預受要約協議。該公司稱自和上海樂錚建立聯系后,直至交易所問詢有關涉及本次要約收購可能違規等事項,未從上海樂錚處獲得任何直接的有關其獲得92份預受協議出讓主體的性質及詳細信息。安徽鴻旭表示,此前的要約收購預受協議,先于要約收購報告摘要發出公告并執行,公司完全不知情。
安徽鴻旭進一步指出,要約報告書全文一直無法發出,主要因素取決于前述的公司完全無法獲知上海樂錚組織的預受協議出讓主體的真實性、合格性等,公司為防止變相成為要約收購的套利工具,決定暫時擱置與上海樂錚的合作關系。
要約收購是否已終止
不過,外界投資者至今也無法確定的是,已明顯逾期的本次要約收購究竟是終止還是繼續?從二級市場看,2月27日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披露當日,匯源通信放量大漲,顯然有部分投資者是沖著要約收購預期而買入。但從監管部門的數據看,部分簽署預受協議的交易對方已逢高套利離場。
“真相已經很明顯了,我們是被騙進來的,我們原計劃是通過要約收購方式成為匯源通信大股東,但未曾想到上海樂錚方面出于自身目的擅自與相關方簽訂要約預受協議,更想獨自掌控收購進程不與我們進行任何聯系,這換成任何一家收購方都是不可接受的。”安徽鴻旭相關負責人昨晚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對于后續安排,安徽鴻旭聲明中稱,仍在考慮關于終止本次要約收購事項,待考慮成熟時,將及時發布相關信息。
再看上海樂錚,其在安徽鴻旭發布聲明的前一日回復關注函時表示,將繼續與安徽鴻旭溝通,向其進一步確認收購意向。若安徽鴻旭繼續進行收購,公司將按規定進行披露。若安徽鴻旭決定不再繼續推進本次要約收購事宜,由于上海樂錚無法獨立完成本次要約收購事宜,公司將終止要約收購。
顯然,上海樂錚和安徽鴻旭都在極力撇清自身的責任,但雙方各執一詞,似乎也預示著本次要約收購或將無果而終,而外界更關注的,則是“鬧劇”背后暗藏的諸多玄機。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