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2日舉行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騰訊與華潤集團、長安汽車,以及重慶市經信委、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加快“互聯網+”布局,助力數字經濟落地。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指出,騰訊將通過“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推進“互聯網+”進程。在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助力下,國內的數字經濟正進入加速發展期。
簽署多項協議
在此次“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現場,騰訊與華潤集團、長安汽車,以及重慶市經信委、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其中,騰訊與華潤集團簽署了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聯網+”、數字經濟、智慧零售、物業管理與智慧城市、云和大數據業務、醫療健康等領域開展緊密合作,同時探索AI人工智能、圖像識別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業務上的合作。
對此,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表示,華潤的產業比較多,數字化帶來傳統產業的轉型,特別是大數據背后所帶來的智能化發展,會讓很多領域迎來運營效率、客戶服務的提高,“從傳統零售的升級,到能源領域的升級,再到大數據、云計算在健康領域的應用,對診斷手段、精準用藥,大幅度提升健康水平和相關產業的服務水平有很大幫助。”
同時,騰訊還與長安汽車正式簽署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聯網、大數據云等領域共同打造面向行業的開放平臺,為汽車行業提供成熟、完善的智能車聯網整體方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為車主提供更加便利、智能的出行體驗。
4月12日,長安汽車發布的公告還指出,公司全資子公司長安投資與騰訊大地通途,設立合資公司,雙方各出資9800萬元和10200萬元,占股權比例分別為49%和51%。合資公司的主要業務:一是車聯網平臺開發,包括開發車聯網操作系統,搭建并運營車聯網TSP平臺等;二是大數據分析,包括建設大數據云平臺,搭建數據分析引擎和機器學習引擎等。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由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云計算、傳感技術、人工智能融合在一起,智能網聯汽車或者無人駕駛汽車會是下一個風口,“以前可能是你在天上飛,我在地上跑。我覺得未來我們應該是你成就我,我成就你。傳統經濟、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的有機結合,才有真正的中國未來經濟。”
另外,騰訊云還與重慶市經信委、兩江新區管委會、長安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智能超算中心項目,助推長安汽車等企業上云,從而帶動整個汽車供應鏈企業上云,進而促進重慶大數據智能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重慶工業互聯網布局和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做強“重慶智造”。
“一三五七”加快布局
通過多方位的合作,騰訊正加快“互聯網+”布局。對于在“互聯網+”時代扮演的角色,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概括為“一三五七”四個數字,即:一個目標,三個角色,五個領域,七種工具。
其中,“一個目標”指“數字化助手”,“過去幾年,在推進‘互聯網+’的過程中,騰訊也在不斷地思考自己的定位。今天我們的目標更加清晰了,我們不是要進入各行各業,取而代之,而是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馬化騰稱。
“三個角色”指“做連接、做工具、做生態”。馬化騰闡釋道,“第一個是連接器,我們希望為各行各業進入‘數字世界’提供最好、最豐富的接口(API);第二個是工具箱,我們希望為各行各業提供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也叫SDK;第三個是生態共建者,我們希望以開放、協作的理念,提供新型基礎設施,與各行各業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激發每個參與者進行數字創新。”
“五個領域”指“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生態環保”。以民生政務為例,馬化騰表示,過去幾年來,騰訊通過“互聯網+政務民生”、城市服務的探索,正在幫助政府部門逐漸將政務大廳搬到網上,各種繳費、出入境、交通、稅務等手續的辦理正變得越來越便利,很多時候老百姓辦事“只進一扇門”,甚至不用進門,直接在網上完成辦理。
“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云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以及安全能力等數字化工具。以小程序為例,馬化騰介紹稱,小程序拓展了公眾號達不到的一些功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化利器,尤其目前智慧零售的很多應用都跟小程序關系密切。小程序上線一年來,已經有58萬個小程序,覆蓋了100萬開發者。
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互聯網+’是發展手段,數字經濟是發展結果,數字中國是發展目的。”馬化騰介紹,當前,“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一橫一縱一新”的特點,經濟領域對“互聯網+”的應用走向深入,其他傳統領域也在積極擁抱“互聯網+”、推動數字化變革。
在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帶動下,“互聯網+”在各個垂直領域加快落地。在此背景下,國內的數字經濟正進入加速發展期。
在本次峰會上,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體量較2016年增長17.24%,為26.70萬億元人民幣。相較2017年6.9%的GDP增速,中國數字經濟的增長速度迅猛。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30.61%上升至2017年的32.2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報告還指出,2017年中國的數字化發展仍處于相對不均衡的狀態,國家級和區域級中心城市周邊地區增速明顯快于其他地區。其中,深圳、廣州、上海、北京、成都總指數位居前五。數字中國的脈動地圖則顯示,數字技術滲透呈現出明顯的區域輻射特點,數字中國增長極正在由沿海大省,向中、西部延伸。尤其是對比2016年“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報告發現,各地域數字經濟發展程度的差距正在減小,說明數字后線城市正在發力趕超。
區域間的數字鴻溝趨于彌合,產業間的數字化進程卻產生分化。報告分析顯示,醫療、教育以及文化娛樂延續了去年的爆發式增長勢頭,產業指數增速繼續領跑所有行業,分別達到371.90%、226.09%和79.31%。成熟的移動支付技術,正在成為這些行業發展迅速的關鍵因素。
與產業數字化相對應的,是用云量的激增。指數結果顯示,2017年全國用云量為146.04點,與2016年相比增幅達到42.58%。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云計算對于數字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推動的作用,其使用量的加速提升,就意味著對數字產業發展的推動力正在加大。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