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最近在讀一本“投資教父”瑞·達利歐(RayDalio)的暢銷書《原則》。“這本書為投資人士所寫,但內容同樣適用于企業經營管理。”一個初春的午后,蔣仁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談及讀后感,對于一家疫苗生產企業而言,尤其要講原則、重規范。三個小時的訪談中,“規范”一詞頻頻在蔣仁生口中出現。蔣仁生認為,疫苗產業已步入高速增長期,保守測算到2022年,中國內地疫苗銷售規模將由去年的210億元增至525億元。公司已全方位布局,搶占先機,靜待花開。
強化自營模式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代理以及自主疫苗產品方面如何進行選擇?
蔣仁生:無論是自主研發還是代理銷售,選擇品種時一定要“專業、專業、再專業”,決不能跟風。疫苗企業須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控制疾病、解決病痛為出發點去做產品。只要把握住市場“痛點”,輔以專業知識,對疾病流行、市場需求等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判斷開發相應的產品,社會效益上去了,利潤將隨之而來。
2002年,我們拿到了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簡稱“蘭生所”)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代理銷售權。這款產品當時被市場認為沒有前景。但我們通過分析,判斷C群腦膜炎可能在國內爆發。2005年,C群腦膜炎疫苗市場需求爆發,這款產品成為“爆款”。
我們代理蘭生所Hib疫苗也是類似的情況。當時外企在國內一年的銷售量不到100萬支。2004年我們拿到代理權,2005年就銷售了100多萬支,2006年銷售300多萬支,2007年600萬支,高峰期銷量超過1000萬支。
中國證券報:公司為何要選擇自營模式?
蔣仁生:我們的自營特色比較突出,這與我個人的基層工作經驗和風險控制有關。大專畢業后,我被分配到灌陽縣衛生防疫站工作,一干就是14年。1991年,我被調到廣西省防疫站,參與全省的免疫規劃與防治工作,一干又是9年。
在基層工作期間,體會到了基層群眾、接種人員的需求痛點。當時的情況與現在不同,一個防疫站要負責138個大隊群眾的疫苗接種,由300多名村醫、背著藥箱挨家挨戶“上門接種”,提前或者延后接種都不允許,接種工作壓力極大,且接種質量難以保證。我在調研中發現,有的鄉鎮衛生院接種工作達標率很高。該衛生院利用農村趕集的時候,向村民發放接種告知,在規定時間、地點接種。這就是后來疫苗“定點接種”的雛形。當初代理的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就是通過這種模式銷售成功。
同時,我們創立了“規范化接種”銷售模式,即知情、自愿、自費在門診做規范化的常規接種。知情,即要有告知書送達到家長手中;自愿,接種對象須在告知書上簽字,自愿接種。這一模式使我們代理的Hib疫苗大獲成功。
疫苗產品比較特殊。當時,產品出來后要經過省級防疫站——地市防疫站——區縣防疫站——基層衛生站,最后才能到達百姓手中。
由于中間環節多,風險無形之中放大了很多。2002年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多環節難以控制,但每個環節又很重要。因此我們選擇自營的模式。自建銷售網絡,內部規范,有效地控制了各環節間可能產生的風險。同時,疫苗產品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去宣傳、推廣。這些都必須依靠專業的自營隊伍去完成。
中國證券報:自營模式如何解決人力成本高的問題?
蔣仁生:我們構建了覆蓋全面、深入的推廣服務網絡,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300個地市、2600個縣,覆蓋26000余個基層衛生服務點(鄉鎮接種點、社區門診)。
截至去年底,公司員工為1811人。其中,銷售人員1089名,遠高于同行。人力支出的確較高。但我們擁有五種自主產品、三種代理產品及一種推廣產品。
產品多了,銷售收入上去了,人力成本不會是太大的問題。未來5-10年,我們以自營模式為主的銷售方式不會改變。事實上,國外同行也是采取自營模式為主。
HPV疫苗提振業績
中國證券報:如何獨家拿到默沙東四價宮頸癌疫苗(HPV)在中國內地的代理權的?
蔣仁生:當時默沙東的藥品和疫苗隸屬同一部門銷售。相比葛蘭素史克(GSK)、巴斯德等公司,默沙東的整體銷售實力較弱,其疫苗產品在中國市場一直沒有起色。
我們當時的產品不多,有尋找重磅產品的需要。隨后主動邀請默沙東高層到公司考察。2011年,默沙東全球總裁到訪,考察了公司的自營模式,智飛強大的銷售網絡、客戶關系得到了默沙東高層的高度認可。2011年,和默沙東簽訂了框架性的合作協議,2012年簽訂了四價HPV疫苗的正式合作協議。
默沙東的價值觀、企業文化與我們的比較相似。同時,我們的銷售網絡優勢、市場運作能力都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默沙東比較認可。
中國證券報:自主產品和代理產品的比重如何?
蔣仁生:我們目前走的是“自主研發+獨家代理”相結合的商業模式。目前在售的產品包括AC-Hib三聯疫苗、ACYW135流腦多糖疫苗、AC結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微卡5種自主產品;四價HPV疫苗、23價肺炎疫苗、滅活甲肝疫苗3種代理產品;1種推廣產品——凍干甲肝疫苗。
主打的自主產品為AC-Hib三聯疫苗,代理產品的主打品種為四價HPV疫苗。從去年的情況看,自主產品與代理產品營收比約為4:1,自主產品的毛利率為95.15%。“自主產品為主,代理產品為輔”是公司發展經營的長期策略。
中國證券報:一季度HPV疫苗業績貢獻較大,默沙東后續能否保證供應?會否提價?
蔣仁生:今年一季度預計盈利2.3億元-2.7億元,同比增長281.32%-347.63%。業績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代理產品四價HPV疫苗已于2017年11月正式投放中國內地市場。該產品陸續在26個?。▍^、市)級單位中標,銷量持續穩步上升。
根據協議,2017年9月-2021年6月的基礎采購計劃包括,2017年約5.42億元、2018年約13.72億元、2019年約17.84億元、2020年約22.30億元、2021年約6.17億元。
公司與默沙東合作多年,彼此相互認同。HPV供應量會有保證,且不會隨意提價。
重磅產品上市在即
中國證券報:公司未來持續增長的動力來源在哪?目前在研產品進展情況如何?
蔣仁生:從目前情況看,疫苗產業已經重塑,并步入高速增長期。隨著人們疾病預防意識的提高以及新型疾病的出現,需求開始釋放。我認為,到2022年,中國內地疫苗銷售規模將由去年的210億元增長到525億元左右。至2030年,中國疫苗銷售額將達到或超過1000億元。
公司目前擁有五個自主產品、三個代理產品、一個推廣產品,自主在研項目20項(包括正在申請文號的、獲得臨床批件及臨床前的項目)。產品涉及流腦、肺炎、微卡、流感、EC診斷試劑、人用(二倍體)狂犬疫苗等。研發產品梯次結構清晰,層次豐富。
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AC-Hib三聯苗為全球獨家產品,填補了國內流腦和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空白,市場表現出色,未來銷量有望持續增長。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ACYW135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市場表現良好。這些產品都是公司業績增長的基石。
代理產品中,HPV疫苗逐步放量,市場前景可觀。23價肺炎疫苗、滅活甲肝疫苗有望保持穩步增長。此外,20項自主研發項目中的5個項目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國證券報: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微卡審批進展如何?
蔣仁生:公司代理默沙東的另一重磅品種五價輪狀病毒疫苗2017年進入了優先審評序列,目前狀態已經變更為“在審批”,今年有望獲批上市銷售,市場前景較好。
正在申報生產的微卡(預防)和EC檢測試劑,這兩個產品都是針對結核病,一個是結核潛伏感染人群預防用疫苗,一個是能夠鑒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體內診斷試劑,用于篩查結核帶菌者。結核桿菌是最聰明的細菌,感染人體后,平時就待在細胞里,人一旦疲勞或抵抗力下降它就馬上跑出來。人類一直沒有很好地控制這種細菌。2017年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1040萬人患結核病,2016年180萬人死于結核病,全球70億人中的20億人體內潛伏著結核菌。
防治結核病的第一項重要工作是篩查,找出帶菌人群然后及時治療。傳統方法是采用PPD檢測,但PPD沒辦法區分卡介苗接種還是感染,目前有干擾素檢測試劑,但價格高,要千元左右。智飛生物研制的EC檢測試劑可滿足簡單易行、靈敏、廉價的要求,潛在需求量很大。
而微卡(預防)是全球第一個完成III期臨床研究用于預防結核潛伏感染人群發病的疫苗。假設每年篩查5000萬人,若20%陽性,就有1000萬的帶菌者。如果其中的30%轉化為使用微卡,市場空間非常大。若微卡(預防)、EC診斷試劑順利獲批上市,公司長期盈利能力將得到保證。
中國證券報:智睿投資扮演何種角色?
蔣仁生:重慶智睿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智睿投資”)是公司參股10%設立的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個項目孵化平臺、投資平臺,以股權投資形式對有發展前景的生物技術和產品進行孵化和培育,主要瞄準腫瘤(如單抗、CAR-T等)代謝類疾病、心血管類疾病等幾大病種藥物進行投資。目前擁有研發人員近500人,通過平臺式研發模式,按照“項目來源國際化、項目選擇精準化、項目研發管道化、項目生產本地化”原則,已經投資十億余元。這些領域潛力大,智睿投資孵化的產品預計五年左右上市。智飛生物將依靠自身研發、孵化穩步發展,同時不排斥好的并購項目。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