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日前,ST生化原大股東振興集團向銀監會舉報民生銀行(行情9.32+0.32%,診股)(港股9.00+6.38%)違規向浙民投天弘發放貸款14億元,直指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資金來源問題。振興集團董事長史躍武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已收到浙江銀監局給予的受理反饋,目前正在等待進一步結果。
對此,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認為振興集團“舉報內容不實”。民生銀行杭州分行相關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浙民投從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辦理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對ST生化的要約收購,符合相關規定。
浙民投天弘相關負責人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資金來源合法合規,振興集團此舉意圖為阻撓浙民投天弘入駐ST生化董事會。
舉報劍指要約收購資金來源
振興集團董事長史躍武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振興集團注意到浙民投天弘的付款節點出現異常,按交易規則來說,浙民投天弘應該在要約收購完成交易三日內資金到賬,但交易未能如期完成,于是集團對浙民投天弘資金來源產生懷疑。“這個我們是通過民生銀行其他分行的系統查到的。”
振興集團指出,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在明知浙民投天弘及其一致行動人存在重大未決訴訟的情況下,在2017年12月6日,違反中國銀監會的相關規定為其辦理2.04億美元內保跨境融資業務。14億貸款用于要約收購ST生化股票,也違反了民生銀行總行“民銀辦【2017】413號文”對內保跨境融資貸款不得用于房地產、股市等監管限制用途的規定。而且,還款來源方面沒有正常現金流,不符合文件中“借款人在境內須具有充足的第一還款來源,不得依賴保函或備用信用證履約來還款”的明確規定。
振興集團所稱的重大未決訴訟是,ST生化曾于2017年9月12日晚披露,振興集團以浙民投天弘虛假記載與資金來源不明為由,請求法院判令浙民投向振興集團賠償損失15713萬元,案件被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
振興集團稱,浙民投本身的股權結構十分復雜,穿透核查后的股東不僅有數個自然人、公司外,還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投資基金的性質決定了其投資行為是以獲利為目的。但浙民投天弘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稱,“本次要約收購中所用資金不存在對外募資、代持、結構化安排或者直接間接使用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資金用于本次收購等情形。”
當事人回應稱符合規定
民生銀行杭州分行相關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了向浙民投發放貸款事件的經過,并表示符合該行內部規定。2017年12月,民生銀行杭州分行為浙民投辦理內保跨境融資業務,用于對ST生化的要約收購。
上述人士說,從資金來源看,浙民投通過內保跨境融資方式從境外取得的融資,其來源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7]9號)的規定。浙民投已于保函開立之前按照相關規定辦理了外債簽約登記手續,民生銀行杭州分行也報送了企業的融資信息。從資金用途上看,該筆融資資金以外債形式進入浙民投在民生銀行杭州分行開立的外債專戶,用于關聯企業借款,并最終用于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股權并購。
浙民投天弘負責人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強調,要約收購的資金來源于企業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資金來源合法合規。本次要約收購的財務顧問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顧問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已對收購資金來源發表了明確的結論意見。
ST生化控制權爭奪升級
對于振興集團的實名舉報,浙民投天弘負責人表示,振興集團的真實意圖在于拖延本企業依法行使股東權利改組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
浙民投天弘要約收購ST生化成功后,持有上市公司29.9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但至今未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ST生化1月17日披露高管變動,公司董事會聘任羅軍為公司新任總經理,聘任張廣東為公司副總經理,聘任田晨峰為公司新任財務總監。從三人背景來看,均為佳兆業高管。這意味著佳兆業與浙民投天弘的爭奪,從股權層面擴大至管理層方面。
史躍武表示,振興集團與佳兆業方面的協議轉讓正在正常推進,一旦完成合規手續,佳兆業將會對ST生化進行增持。
對于佳兆業“接管”ST生化經營層,浙民投天弘負責人表示,愿意和所有有實力的股東方展開合作,將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