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閆晶瀅
作為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金融工具,金融租賃公司近年來發展迅速,逐步參與到各行各業的發展當中。這其中,金融租賃公司與上市公司的互動也愈加頻繁。
1月3日,*ST沈機發布公告,稱與國銀金融租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顯示,此次合作整體合作規模為50億元,合作期限為3年。協議主要圍繞沈機股份轉型升級及經營模式轉變,通過經營性租賃模式、融資租賃模式、設備余值聯合處置等業務,實現優勢互補、達到多方共贏。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金融租賃公司與超過20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展開融資租賃業務,擬交易金額在百億元以上。而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情況來看,未來金融租賃行業或許將持續迎來上市公司股東。業內人士介紹,隨著金融租賃行業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作為“大客戶”的上市公司也樂于與金融租賃公司展開合作,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多方共贏。
國銀金租迎50億元“大買賣”
1月3日,*ST沈機發布公告,稱與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內容顯示,此次合作主要圍繞沈機股份轉型升級及經營模式轉變,充分發揮i5先進技術優勢,共同探索發揮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平臺支撐下的設備租賃業務。通過經營性租賃模式、融資租賃模式、設備余值聯合處置等業務,實現優勢互補、達到多方共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沈機股份與國銀租賃確定的整體合作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合作期限為3年。協議中還明確補充,“如過程中額度使用完畢,可隨時增加合作額度”。
從合作模式的角度看,此次雙方合作模式主要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方面。在經營租賃方面,國銀租賃擬通過采購沈機股份的i5智能機床等產品,通過沈機股份及其子公司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轉租賃給消費類電子、珠寶行業、汽車行業等為代表的加工企業,由沈機股份及其子公司負責設備的日常分租管理和技術服務,租賃到期設備殘值由沈機集團利用自身行業優勢協助國銀租賃處置。
而從融資租賃的角度,主要有兩方面合作:一是以沈機股份及其子公司為承租人,國銀租賃作為出租人,支持其設備更新改造,實現轉型升級;二是以沈機股份的產業用戶為實際承租人,沈機股份及其子公司作為設備出賣人,國銀租賃作為出租人,以融資租賃的方式服務于產業用戶。另外,國銀租賃還表示,將充分發揮其綜合融資優勢,聯合國開行總分行及各子公司向沈機股份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國銀金融租賃方面表示,該協議的簽署有利于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充分發揮其金融優勢和沈機股份的產業優勢,為國家倡導的智能裝備產業和新型工作化道路做出貢獻。此外,該協議的簽訂有利于國銀金融租賃在高端裝備領域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培育未來業績增長的藍海領域。
公開信息顯示,國銀金融租賃前身為深圳租賃有限公司,1985年即獲批從事租賃業務。2008年,國家開發銀行通過股權收購及增資,成為國銀金融租賃控股股東。目前,國銀金融租賃注冊資本為126.42億元,在66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居于首位。
金融租賃上市公司股東增多
在國銀金融租賃打響今年上市公司業務的“第一炮”之后,《證券日報》記者整理2017年上市公司公告發現,隨著金融租賃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金融租賃公司與上市公司的互動也愈加頻繁。
例如,2017年4月份,上市公司盛運環保與佛山海晟金融租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融資租賃業務及擔保業務等方面進行合作,約定授信額度為3億元。而在去年3月份,中國鐵建亦與中鐵金租重新簽訂《服務互供框架協議》,約定服務內容為財務資助、設備采購及租賃服務,預計關聯交易金額為410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金融租賃公司與超過20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展開融資租賃業務,擬交易金額在百億元以上。并且,尚有3家上市公司為其子公司與金融租賃公司的業務往來提供擔保,擔保金額約在10億元。涉及上市公司主要為吉電股份、林州重機、漳澤電力、山西焦化等能源、電力、工程機械類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為擴寬上市公司融資渠道、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實體經濟貢獻良多。
另外,上市公司也多以擁有一張金融租賃牌照為榮,積極參與發起設立金融租賃公司。2017年全年,漢纜股份、億緯鋰能、天地科技等公司紛紛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參與發起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獲批成立或取得營業執照等信息,涉及金融租賃公司為中車金融租賃、青島青銀金融租賃、天津國泰金融租賃等。
而根據公告情況來看,未來金融租賃行業或許將持續迎來上市公司股東。2017年,陜鼓動力、大連重工、東華軟件、上海電氣等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其預計參與設立金融租賃公司的計劃。其中,以上海電氣擬參與“電氣聯合金融租賃(暫定名)”的出資規模最大,上海電氣擬出資14億元人民幣,占40%股權。不過,由于2017年金融租賃公司獲準籌建整體呈下降之勢,近期上市公司參與設立金融租賃公司的情形有所減少。2017年年初,兗州煤業甚至曾公告稱,此前公司擬出資不超過7.5億元參與發起設立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但因相關政策原因,決定最終退出。
事實上,作為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金融工具,金融租賃公司不斷參與上市公司發展也在情理之中。據業內人士介紹,金融租賃公司既能夠通過直租推動企業加快先進設備技術升級,通過售后回租幫助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又能通過經營性租賃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助推相關產業轉型發展。隨著金融租賃行業整體實力的不斷增強,作為“大客戶”的上市公司也樂于與金融租賃公司展開合作,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多方共贏。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