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60公司擬回歸A股,到底借殼哪家公司?幾乎成了近年來股市中最熱門的問題,11月2日,江南嘉捷公告給出了答案。11月6日,江南嘉捷與360公司一起在上交所召開了媒體說明會,對標的資產的商業模式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本報記者 賀駿
自2016年7月份從美股退市以來,360公司擬借殼回歸A股幾乎成為不是秘密的秘密,真正的秘密是準備借殼哪家公司,為此,有可能被360公司借殼的“緋聞概念股”也是屢屢被炒。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也曾表示,知道市場上有對股票代碼的各種聯想。
不過,今年3月份的一份公告,讓彼時的“猜代碼”游戲幾近夭折。3月27日,天津證監局官網披露,3月23日,華泰聯合證券已與360公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輔導協議。在業界看來,這份公告等于明確了360公司將采取IPO的方式回歸A股,事實上,公告發布后,中葡股份、華微電子、波導股份等所謂“360概念股”的股價也隨即大幅下挫。
就在市場坐等360公司排隊IPO時,11月2日晚間,江南嘉捷同時發布多份公告,核心信息就是,公司將被360公司借殼。拋去估值、對價等技術層面不談,在業界看來,360公司重新選擇借殼并相中了江南嘉捷,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此前,江南嘉捷一直不在“360概念股”的范疇內,即便其在6月份宣布因重大事項停牌時,股價也是剛剛創出2015年至今的新低。
“曾幾何時,一曲《江南style》風靡全球,沒想到如今在A股上演了真實版,江南嘉捷成為今年A股市場最大的一匹黑馬,相信未來復牌之后,不少投資機構都將跳起‘騎馬舞’了”,有投資者稱。
江南嘉捷“騰籠換鳥”
11月3日晚間,在江南嘉捷發布重組公告后次日,上交所便向其發布了問詢函,涉及了12個問題,包括標的資產的商業模式、交易對方穿透披露等,要求江南嘉捷在11月6日之前進行書面回復。截至《證券日報》記者發稿時,巨潮資訊網上尚未出現江南嘉捷的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11月6日下午,江南嘉捷與360公司一起在上交所5層召開了媒體說明會,對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說明,其中也包含了上交所問詢函中的部分問題,如標的資產的商業模式等。
對于此次引入360公司的原因,江南嘉捷董事長金志峰坦承,公司主營的電梯、自動扶梯業務未來盈利和成長性不容樂觀,因此選擇了盈利能力較強,發展前景廣闊的互聯網相關業務。
財報顯示,江南嘉捷2015年凈利潤2.25億元,同比下降3.66%;2016年凈利潤1.59億元,同比下降29.48%。剛剛公布的2017年三季報,凈利潤0.45億元,同比下降65.59%。作為借殼方,360公司則承諾,最近3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合計不低于89億元,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2億元、29億元和38億元。
360“雙兔傍地走”
在金志峰發言之后,坐在金志峰旁邊的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主要闡釋了360的業務模式和發展計劃,以及在安全領域的領先優勢。其表示,未來360將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拓展安全業務涉及的領域,建立智能搜索、信息流及商業化服務平臺,建立互動娛樂平臺,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建立國際化研發中心以及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等、完善人力薪酬和晉升機制等。
對于業績承諾,周鴻祎表示:“今年上半年收入53億元,凈利潤10億元,接近全年的一半。按照規律,下半年收入會高一點,所以今年有信心完成22億元的利潤目標。”
相比于360公司的業績,市場更關注的是360公司在上市路徑的選擇上,為何“改主意”了?
對此,周鴻祎解釋稱:“之所以選擇重組,是根據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眾多股東的意愿,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做出的戰略性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360公司的輔導券商華泰聯合同時也是江南嘉捷的獨立財務顧問,因此有觀點認為存在“瓜田李下”之嫌,對此,華泰聯合相關負責人以及江南嘉捷董秘鄒克雷在會上均予以否認,表示不同業務均各自獨立,不存在關聯交易。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