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中小微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如何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其成長、發展,意義重大,這也成為眾多機構和資本布局的重點。這個細分領域的教育服務成為當下為數不多的藍海賽道。
新三板掛牌企業圣商教育(430277)自2014年成立以來,始終定位于中小微企業成長服務平臺。公司通過內部或外部聘請的老師、導師團隊向客戶提供關于企業管理與戰略、金融與資本相關的咨詢服務。如今已成為細分行業領跑者之一,覆蓋的中小企業客戶數量超百萬級別。
在教育培訓服務賽道,有一個現象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如果服務提供方不能持續提供市場所需要的高價值產品,則很容易被淘汰。成立六年多來,圣商教育覆蓋的用戶超百萬級別,企業發展成長的關鍵是什么?在競爭逐漸激烈的教育培訓服務行業,如何深筑企業成長的護城河?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圣商教育董事長、CEO袁力,聽其講述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創業歷程、圣商教育的發展護城河,以及如何看待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
《證券日報》:您當初為何選擇做中小微企業培訓服務這一領域?創業過程中存在哪些挑戰?
袁力:我參加了非常多的學習課程,這也讓我成為學習的受益者。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很多民營企業家也在不斷地參加學習。學習的同時,我也在持續的創業,經歷覆蓋互聯網公司、房地產行業,有成功有失敗。2014年,再一次創業的時候,我選擇了教育這個賽道。
教育是一個值得深耕的領域。2014年以來,我們發現,時代的變革、技術的進步速度非???,同時商業模式在不斷創新、多元化。這個劇變的時代,中小微企業是需要被服務、呵護的。我們通過知識服務去幫助企業去成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通過社交形成精神共同體和資源共同體,形成自身成長力。
圣商教育本身是一家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一家創業公司。六年多來,挑戰有很多,我們在過去幾年也犯過一些錯誤,走了彎路,但是這些彎路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未來公司再去發展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持續聚焦我們的核心能力,瞄準核心定位。
《證券日報》:針對中小微企業服務,如何理解這些主體的需求和瓶頸?您的觀察和思考是什么?
袁力:在我看來,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于認知。創始人是公司發展的最大核心競爭力,也是公司發展的瓶頸所在。創始人的瓶頸就是公司發展的天花板,而創始人的天花板是來自于思維。
我們服務的很多中小微企業屬于傳統行業。在當前科創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新的機遇,如何抓住機會進行適當的轉型升級、乘風破浪、打破行業天花板,這也是行業突破瓶頸所在。
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需求是多元化的,可能是賣貨、融資,學習互聯網、新媒體營銷、社群營銷。環境導致的市場熱點不一樣,但是企業對于資金和自身發展的訴求是不會變化的。我們能幫助企業做到的不僅是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競爭策略、新媒體運營、渠道建設上,也會幫助其在資本模式上有比較大的升級。
《證券日報》:圣商教育在中小微企業成長服務這一教育細分品類中的市場份額是怎樣的?如何解讀這一行業及公司發展的關鍵?
袁力:圣商教育把定位瞄準在服務于中小微企業主方向,這是一個有2000多萬家企業,加上個體戶,大概有一個億左右的用戶群體,所以客體本身是非常大的。過去六年的發展,圣商已經在細分行業,無論是流量入口方面還是其他部分,都已成為領導企業,這樣的行業地位,足以證明我們打下的基礎很堅實。
在教育培訓這個行業,三個維度十分重要:渠道、產品、數字化技術,這也是不同機構拉開差距、構筑護城河的關鍵。
在當前,渠道還是十分關鍵。圣商教育的渠道在目前是國內下沉市場中十分強大。我們目前的商業模式是OMO,也就是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這個模式可以理解為,圣商教育為提供知識服務的平臺,運營商則是合作伙伴。這種模式讓圣商充分結合了自身產品與服務特點,合理配置公司資源,持續提高了自身的經營能力與產品創新能力,增加了企業發展的靈活度,通過社會化分工協作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教育的核心是教研,即內容為王。我們構建了自身的研發體系,并遵循九星級老師成長體系,培養了100多位標準化老師。知識服務賽道的本質是產品服務。在課程體系方面,公司不斷的創新內容,我們從1.0迭代至8.0,從1.0變革到現在3.2,在自身體系里不斷生長和進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出了很多明星產品,包括投資有道、科創時代、資本利潤等。明星產品在不斷進化,老師團隊也在不斷地升級。
數字化能力拉開了同行與我們的差距,也支撐公司的戰略落地發展。在產品形式上,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為學員提供不同類別需要的產品。此外,我們提出了百萬雄師戰略,即通過技術平臺的搭建,為1萬名業務伙伴提供標準化的信息化工作,這是同類企業中無法實現的。
《證券日報》:在疫情期間,教育行業線上化趨勢較為明顯。您如何看待線上和線下這兩種模式的發展趨勢?
袁力:我們通過雙場景為用戶創造價值。我們的產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線上并不是線下的錄播形式,而且這兩條線是互相補充、互相賦能、互不重合的。
線下課程是從線上課程導師團隊里面精選優選的頭部導師,進行面對面、實踐+理論相結合的教學課程,更具有參與感、易于互動、靈活程度更高;而線上課程導師資源更為豐富,課程范圍、教學領域更廣更深,學習時間更靈活、便捷。
《證券日報》:公司在課程設計上,推出了“科創時代之資本利潤”高級課程,這一課程的背景是什么?
袁力:我們發現商業利益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產業利潤,一是資本利潤。當前,大部分企業都在研究產業利潤,如何去開廠、生產賺取差額利潤。我們也發現,很多偉大的企業并沒有賺取產業利潤,例如特斯拉連續虧損10年,但公司的股價過去10年漲了200倍。
我們希望中國的創業者能夠懂得產業思維和資本思維,懂得產業利潤和資本利潤。隨著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與推進,科創時代已然到來了,更大規模、更強實力、更高水平的一批中國資本力量正在成長中,這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開啟重構之路,并迎來歷史性發展的新機遇,我們在這時候推出“科創時代之資本利潤”高級課程,其實算是“順勢而為”。主旨在于打造精品課程,分享實操經驗和創投機會,爭取讓缺乏造血能力的中小微企業增強“免疫力”,搶占資本利潤的制高點,安穩的渡過經濟寒冬。
《證券日報》: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規模持續增長,如何看待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
袁力:雖然現在國家對于這種興起的教育培訓行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不乏唯利是圖、魚目混珠的現象,這是每個行業都難以避免的。但是我相信,只有產生問題,才會出現解決問題的方案,隨著政府監管的力度加大,以及行業的良性競爭,教培行業的發展,也會漸趨成熟,市場的細分會越來越明顯;人們也會漸漸從感性與盲從的學習走向理性與實效,甚至是更有針對性的內訓;未來,也會融入更多的新技術新元素,讓教培行業脫離傳統教育的單調與束縛。
(編輯 李波)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