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合成藥業(832077)董事長、總經理楊成來說,他更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1997年,楊成考入南華大學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成為一名學化學的大學生。2018年10月,在闊別母校十幾年后,楊成獲聘成為南華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客座教授。
從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醫藥研發人員,到逐步成為業內的知名專家,再到創業成立自己的醫藥公司,合成藥業走過了一條“自主研發+收購兼并”的獨特發展之路。這家公司在2015年登陸新三板市場,目前市值約10億元。從一名普通的農家少年,成長為國內醫藥研發行業的專家,他走過了什么樣的心路歷程?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合成藥業董事長楊成。
最艱難時
合伙人都想退出
楊成1979年出生江蘇揚州江都區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少年時期他學習成績優良、善于鉆研,1997年參加高考,考取了南華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在大學里,楊成系統學習了化學制藥專業的專業技術知識,迅速了解了國內醫藥行業的前沿資訊。在這里,他完成了從鄉村少年到科研工作者的轉變。他說,“接觸到化學制藥之后,我突然覺得,世界對我打開了一扇門。”
2001年,楊成從南華大學畢業后,進入當時國內最大的醫藥制藥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在新品研發部從事新藥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他在揚子江藥業一直干到2005年,從一線的科研人員,逐漸成長為國內新藥研發領域的專家。
2005年底,楊成從揚子江藥業集團離職后,曾經在一家醫藥公司做銷售經理。在這一期間,他曾經多次反思自己,認為做銷售雖然能多賺一些錢,但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從事科研工作的研發人員,告別實驗室去做銷售,他既感到專業技術生疏荒廢,又感到銷售工作讓人變得很浮躁。面對燈紅酒綠的應酬場合,他時常感到一陣巨大的空虛。經過一段時期的休整和內心徘徊之后,他決定自己要再次沉下心來重新規劃人生。他認為,人生是寶貴的,自己的人生不應虛度,而是要在最寶貴的年輕時代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2007年,楊成決定自己開始創業,繼續回到研發的路上去。他先后成立陜西新安醫藥有限公司、陜西合成藥業有限公司,從事創新藥物研發。創業之初,楊成自己親自掛帥,在管理公司的同時,長期擔任公司核心研發團隊的領頭人,是國內早期開展創新藥物研究開發工作的行業開拓者之一。回憶最初的創業經歷,楊成說,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了搞一個新藥研發項目,幾位創業者往往都是吃住在辦公室,進入一種“不眠不休”的工作狀態。正是憑著這種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合成藥業迅速研發出了幾款當時在國內領先的藥品。
“創業的時候我們非常難,可以說是非常痛苦,一方面是缺乏資金,另一方面是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光是員工缺乏信心,甚至連合伙人都出現了動搖。”回憶創業經歷,楊成用“非常痛苦”來形容當年的遭遇,因為缺乏創業的資金,他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投入進去,還找親戚借錢周轉。在資金鏈最緊張的時候,“很多熟人都不敢接我的電話,生怕我會張口借錢。”楊成說。為了讓公司的現金充裕起來,他決定把公司的初期研究成果轉讓出去,而在對外尋求轉讓合作的過程中,他卻四處碰壁,無法實現快速成果轉化。“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當公司經營陷入困頓時,公司上下都彌漫著悲觀的情緒。“最難的時候,我的合伙人都已經私下在找工作,他們說,太難了,要不然咱們還去打工吧?”
就在這個初創公司風雨飄搖的時刻,公司的一項原創研發新藥被成功轉讓了。這根“救命稻草”來得很及時,合成藥業從此找到了小微醫藥企業的生存之道:快速研發新品做技術轉讓,用轉讓的資金來維持較好的現金流。從此,公司步入良性發展的狀態。
做藥就是展示良心
在找準發展方向后,楊成帶領合成藥業的創業團隊,在原創研發新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近幾年,在楊成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帶隊成功開發兩個1.1類新藥項目,開發1.1類新藥磷酸左奧硝唑酯二鈉、HCP002,并成功取得臨床批件,進入臨床實驗階段。同時成功高仿14個3類新藥項目,其中布洛芬氯化鈉注射液、磷丙泊酚鈉二水合物、吸入用鹽酸氨溴索溶液、吡非尼酮等新藥項目均為國內首仿,且多數已成功實現對外技術轉讓,累計實現技術轉讓成果轉化交易金額約1.96億元。
在新藥研發這個領域,楊成很重視公司擁有的原創專利技術。從公司創業至今,他自主撰寫了多項專利,累計獲得發明專利授權6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5項。2013年7月,由楊成主導撰寫的“一種布洛芬靜脈給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被陜西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陜西省科學技術成果;2015年10月楊成成為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頒發的陜西省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他帶領的合成藥業團隊,在國內的新藥研發行業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們公司的研發范圍,涉及各類化學新藥,并針對目前上市的藥物缺陷進行結構修飾,自主研發藥效更強、安全性更高的化學新藥。”楊成對證券時報記者說,這就是自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的發展,合成藥業廣攬了各類人才,如今,公司的研發團隊可以用“猛將如云”來形容,各個梯隊的研發人員都有。根據醫藥魔方統計,2015年獲得1類新藥臨床批件兩項以上的企業全國僅有11家,合成藥業并列第三位。
2015年3月,合成藥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目前市值約10億元。眾所周知,新三板市場在近兩年逐漸冷淡,交易量嚴重下滑。但是,合成藥業卻逆勢而行,先后于2016年11月和2017年6月完成兩次對外非公開發行股份,共計募集資金1.56億元。為什么能夠順利融資,楊成認為,“我們公司強大的新藥研發能力,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最近幾年,楊成通過廣泛學習和交流,認識到延長產業鏈的重要性。因此,他為公司制訂了向產業鏈的下游拓展,建立研產銷一體醫藥集團的戰略轉型策略。
2017年5月,合成藥業收購了制藥企業陜西天地人和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人和),該公司位于陜西省渭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廠區占地面積50余畝。擁有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MP標準的生產線七條:膠囊劑、顆粒劑、片劑、洗劑、巴布膏劑、貼劑、中藥提取。擁有包含骨愈靈膠囊、雙子參洗液、倍芪腹瀉貼、戟生止痛膏4個獨家專利品在內的共計14個中成藥品種。
2018年11月,證券時報記者參觀了合成藥業旗下的天地人和制藥工廠,這里的高標準、規范流程,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家位于大西北三線城市的公司。楊成說,工廠里的實驗設備、檢驗化驗儀器在國內藥廠里都是最先進的,公司還專門從日本等國家進口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前期的試驗化驗設備我們就投了2000多萬元,我們的設備可以說比藥檢部門的還要專業,我們一直按照國際標準來做中藥。”
“做藥就是做良心!”楊成的話擲地有聲。他說,自己之所以用嚴苛的標準來做中藥,就是覺得目前國內的小藥廠很多都存在著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的行為。而他最為推崇的就是日本人的“匠人精神”,“當你真正靜下心來,沉淀自己的時候,你才能做出好的產品。”
打造“三個共同體”
“把藥做好,就是在積德行善。”楊成在收購天地人和之后,反復對員工進行價值觀重塑。他在公司內部提出了“三個共同體”理論,成為公司上上下下的“行為指南”。“基層員工與公司是利益共同體、中層干部與公司是命運共同體、高管團隊與公司是靈魂共同體”,他認為,只有價值觀一致,才能讓人發揮出自身的最佳工作狀態。
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是“一體雙翼”。楊成說,一體是保持自身的創新研發能力,所謂“兩翼”,第一是做好國內乃至世界前沿的創新藥物,第二是把旗下的四個獨家中藥品牌做成精品,從而帶動企業進入長期可持續的高速發展軌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闊別母校十幾年之后,因為在醫藥研發領域的重要貢獻,楊成在2018年10月成為南華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客座教授。他說,他希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學醫藥的年輕人們知道,有一批“做良心藥”的醫藥研發人員,在默默地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