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創主題成為權益市場的投資主線之一。
在相關概念大火之前,一些基金經理已經提前落子,湘財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徐亦達就是其中一位。據公開信息顯示,他所管理的基金在三季報中已出現信創相關個股的身影,這一操作給基金創造了較好的年內正收益。
對于清華工科本碩畢業的徐亦達來說,TMT恰好是他的能力圈。他在投資上主張“去魚多人少的地方釣魚”,左側買入、逆向投資,并按照絕對收益原則行事。他認為,結合公司“追求最優風險收益比”的理念體系來看,政策支持、估值合理、前景廣闊的信創板塊是當下市場的最佳選擇之一。
徐亦達表示,年末的收官之戰將會是板塊快速輪動的博弈之戰,基金經理對明年主線的探尋也是最后一個交易月的看點。在眾多板塊中,他依舊堅定看好信創等大安全方向。
心里有兩個清單
證券時報記者:過往的研究經歷給你帶來了哪些加成?
徐亦達:我本科在清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習,研究生畢業于清華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專業,初始的能力圈就在TMT等方向。進入公募基金前,我曾在一家大型私募工作,私募與公募的歷練拓展了我的能力圈范圍。整體而言,我相對擅長科技成長領域的投資,并能夠兼顧把握周期價值股機會。2019年我來到湘財基金,擔任公司研究部負責人,2020年開始管理具體的產品。在公司的理念和本人的性格結合之下,我形成了偏絕對收益思維、左側買入、逆向投資的風格。
證券時報記者:調研時,一些關鍵性的基本面信息,往往需要基金經理自己去挖掘。面對這類情況,你如何應對?
徐亦達:我在做研究員時,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外面做各種調研、交流。通常來說,身處產業一線的人士對行業的認知往往更深刻,因此要盡可能地吸收他們對行業的理解、觀點,包括過往歷史、景氣變化、行業格局、未來趨勢等,但也要融入自己的理性判斷,不能盲目照單全收。若有條件,也可以與公司前員工聊一聊,或者接觸行業里的競爭對手和專家,多聽多聊之后,會對上市公司形成一個更立體的認知。很多時候,投資者的認知差異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在做投資時心里會有兩個清單:一個“正面清單”、一個“負面清單”,分別對應投資的機會與風險,產業調研以及結合市場進行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完成這兩個清單的過程。
證券時報記者:能否具體講講如何建立這兩個清單?
徐亦達:無論是正面清單還是負面清單,都可以分產業基本面和市場認知兩個方面。對于產業基本面的考察,要通過各種調研交流收集信息,并經過邏輯推演和驗證去盡可能逼近事實,保證客觀性和獨立性;對于市場認知的考察,要結合基本面和市場的情況理解定價的邏輯,然后落實到對投資的收益空間、安全邊際和勝率的評估。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各環節各種噪音都非常多,濾除噪音也是投資必修課。
左側逆向布局
買入后跟蹤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你的歷史持倉在行業分布上是比較分散的。今年,你對信創的投資機會把握得比較精準。這個機會是如何抓住的?你的主要選股方法是什么?
徐亦達:在公司“追求最優風險收益比”理念體系下,我本人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偏左側逆向買入,待景氣度反轉后迎來業績和估值雙擊的過程。買入后,資產價格向下的風險遠遠小于向上的機會,在賠率優先的基礎上,盡可能去優化勝率。
2022年以來,我們通過動態跟蹤提前發現,中央及地方的信創政策集中落地,導致下游需求激增,信創板塊具有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等意義,一輪新的行情正在醞釀,因此提前左側布局了相關方向的個股。
一般而言,我的投資組合會呈現出“主線集中+行業分散+個股分散”等特征,雖然也講求行業分散,但當好的機會來臨時也會更極致一些,適當去偏配某個方向或板塊。此外,在配置上并不拘泥于頭部公司,更提倡“買入后跟蹤”,在風險收益比不合適時獲利了結。
證券時報記者:現在市場的一個現象是,一些行業利好的方向非常明確,但是落地的具體時間卻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是左側布局的思路,是否會碰到時間成本太大的問題?
徐亦達:我們的投資體系整體淡化擇時。事實上,當市場一致確認機會到來時,資產價格往往已經從底部大漲起來,等利好落地或者右側買入,很可能買在階段性的高點上。追逐景氣度的投資需要緊密跟蹤,尤其是隨著股價飆升,需要更多的正面事件去維持股價,后續碰到一絲風吹草動,回調的幅度也會很大。
因此,很多時候我寧可買在前面、買在左側,可能需要等待時間,但有助于增強收益的確定性,也有利于控制回撤和平衡凈值曲線,持有體驗和盈利體驗會相對比較好,也給我時間可以更從容去研判。
看好信創等大安全方向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的權益市場行情變化很快,對于年末收官之戰以及明年的市場主線,你有何看法?
徐亦達:最后一個月,基本面或者景氣度很難發生大的變化,基金經理更多的是結合當下一些方向去配置,在交易明年的預期。因此,年底行情大概率會呈現賽道迅速輪動、不同板塊激烈博弈的特征。
對于明年的市場主線,我們較為看好科技成長方向,包括大安全方向中的信創、網絡安全、半導體甚至軍工、機械、國產替代,機會都很大。其中,半導體和軍工市場演繹比較充分,但計算機相關的信創標的已下跌兩年多時間,目前來看更有性價比。此外,VR、AR等消費電子板塊,也在醞釀不錯的機會。
我們還看好地產鏈及其下游的可選消費(家居、建材等),以及疫情后的消費修復等方向,都可以底部埋伏、提前布局,等催化劑落地后,也有望獲得較好的收益。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