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賺錢基民虧錢現象仍一定程度存在,這應該有所改進,比如將管理費與基民利益掛鉤。
熊錦秋
今年二季度,部分基金管理人對自家產品選擇了在限售期結束后立刻減倉,也有管理人在季度期間內大幅清倉,引起關注。筆者認為,基金管理人自購旗下產品作為營銷手段,其效果將會遞減,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和業績才是生產關鍵,才應該是投資者應關注的核心。
自購基金,讓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等與投資者形成某種程度風險共擔、利益同享模式,在實際中已形成為一種利益捆綁的營銷模式,各方對此是大體肯定的。
2012年證監會《關于基金從業人員投資證券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規定》,鼓勵基金管理公司針對高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基金經理等購買本公司管理的或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額事宜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基金從業人員持有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高管等持有不少于1年。今年6月基金業協會《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將上述規定進一步剛性化,提出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基金經理應當將一定比例的績效薪酬購買本公司或者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如果說自購行為可以增強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的信心,那么基金管理人等拋售自購基金的行為,同樣也有損投資者持有信心。例如,2021年8月以“品質生活”為主題的某只公募基金成立,今年二季報顯示,該基金管理人已賣出2765萬份份額,僅余1566萬份,當初基金管理人曾承諾發起份額持有3年,但如今持有尚不足一年就已拋售大半份額,今年4月底該基金一度虧損超過50%。
如果說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等自購基金一到限售期結束,就猶如出了牢籠放飛自我,大幅拋售,會形成對基民信心的打擊。回頭來看,當初基金管理人等自購行為,或許營銷噱頭成分遠大于真心實意與基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這樣的案例多起來,投資者就會意識到,自購基金對投資收益并無作用。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基金投資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性,需要很強的投研能力,投研能力是基金管理人的最核心競爭力,也是公募基金的立身之本,投研能力決定了基金業績回報,缺乏投研能力,不僅基民難以獲利,基金管理人自購基金也難以獲利,可能誤人誤己。
今年4月《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著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目前一些基金公司正在嘗試推進投研工業化、投研智能化改造,通過投資團隊合理組合、分工協作,層層推進并形成決策閉環,這種做法值得推廣。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投研人員個人專長,另外要發揮團隊的力量以及先進系統平臺的支撐作用,提高投資策略準確性和投資效率,降低操作風險。為此也要完善對投研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薪酬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應以長期業績為導向,防止過度短期激勵。
基金公司要搶占市場,讓基民賺到錢才是硬道理。基金管理人自購基金然后清倉拋售,如此循環無法吸引投資者。基金管理人只有提升投研能力,通過深度研究,同時制定與客戶風險耐受特征相適應的資產配置策略,控制好投資風險,提升基金業績回報。有了好的回報,在市場樹立良好形象,投資者自然紛至沓來。
基金管理人與基民坦誠相待也很重要,既然有些基金自購承諾了一定的持有期,就應該有諾必踐,不守承諾提前拋售,有損其市場形象和信用。當前基金管理人賺錢,基民虧錢現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基金管理人應在這方面有所改進,比如將管理費與基民利益掛鉤,基民在贖回份額時,如果不盈利則不收取管理費,盈利達到一定幅度收取相應比例管理費,只有充分顧及基民利益,基金管理人與客戶之間才能建立充分信任關系,客戶黏性才能逐漸增強。
(作者系證券市場資深研究人士)
在本專欄版發表的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證券時報立場。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