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進入2022年,A股市場經歷了意想不到的“顛簸”開局。在此市場背景下,基金公司在投資策略上逐漸“偏愛”均衡配置。
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基金”)便是其中之一,公司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邱延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A股整體估值相對合理,對于后市總體保持謹慎樂觀態度。當然,在穩增長大背景下,要對A股市場中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但過程中不能盲目樂觀,在當下應追求相對均衡的資產配置。”
圖為:中金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邱延冰
作為擁有19年一線跨資產類別、跨國別投資管理經驗的投資“老將”,邱延冰一直奉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注重宏觀和中觀層面的分析研究,通過資產配置和倉位管理實現資金的長期穩健增值。
在具體“打法”上,邱延冰表示,主要聚焦大盤擇時疊加投資成長股的方式。“一方面,運用實踐多年的股債相對預期收益擇時模型,結合基于基本面的定性分析,預判股市拐點,相應調整權益投資的倉位。另一方面,通過發掘結構性投資機會和分析行業景氣度,對關鍵成長賽道做行業層面的戰略性配置。結合金融周期,對上述行業配置做階段性的戰術偏離。開展產業鏈調研和專家訪談,自下而上對個股進行投資價值分析。核心關注商業模式、成長空間、公司治理、競爭優勢、財務模型,力爭以合理價格買到關鍵成長賽道當中優秀的公司。”
此外,對于成長股,邱延冰還有一套考核標準。他認為,成長股一般會經歷從“0”到“1”和從“1”到“N”兩個過程,“N”以后便是平緩期,或直接從成長股變成價值股。其中,投資正處于“0”到“1”過程中的公司相當于更看重“賠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畢竟很多公司在此過程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這需要基金經理自下而上的挖掘能力及較好的投研資源相互配合;而投資正處于“1”到“N”過程中的公司則是更看重“勝率”,結合目前公司現有投研實力,邱延冰的投資主線還是以后者為主,更加注重收益的確定性。
據悉,邱延冰任基金經理的中金穩健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募集期為2月21日至3月18日,該產品以“追求收益與風險的平衡,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股票資產(含存托憑證)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30%-7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
對于在虎年開年公募基金發行稍顯冷清的時點,發行產品是否面臨壓力,邱延冰坦言,“在基金相對低位時建倉、發行產品,對投資者而言,長期投資的性價比會有所提升。”
對于2022年投資賽道的選擇,邱延冰表示,看好消費、新能源等具備長期結構性投資機會的成長賽道,更加注重投資的性價比,同時也重視周期成長。總體而言還是做好均衡配置,不會“押注”單一方向。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各地政府穩增長的決心和未來政策的連貫性漸顯,而穩增長政策要奏效一定程度上需要消費的支持,據此判斷,消費大方向不改且具備可持續性;此外,當前消費行業的公司股價跌幅已較大,加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消費已全線走低,今年將看好消費行業中的部分細分領域。”邱延冰如是說。
對于新能源賽道股能否“王者歸來”,邱延冰表示,去年,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景氣成長“賽道”較為擁擠,邊際上的變化引起了投資人的調倉行為,某種程度形成了滾雪球效應,現在局部帶來了一定的負反饋。但從基本面、行業增速以及結構性因素來看,新能源基本面無憂,高景氣維持,今年大概率將是阿爾法行情,可不斷尋找和把握好結構性機會。
周期成長方面,邱延冰認為,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穩增長的主線上尋找一些機會,但不會買沒有產能擴張,只靠某種大宗商品價格驅動的公司股票。個股方面,應核心關注公司商業模式、競爭格局,當下環境要特別重視估值指標,特別關注盈利增速比去年還能有提升的公司。
(編輯 孫倩)
20:15 | 金天鈦業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 |
20:10 | 網翎衛星上網機保障神十九返回艙高... |
20:09 | 持續深耕晶體設備領域 晶升股份2... |
20:01 | 5月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ST新... |
19:36 | 合肥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市青聯... |
19:17 | 英集芯: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7000股 |
19:17 | 風范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1790... |
19:15 | 揚電科技:電力設備制造行業整體需... |
19:15 | 經緯輝開:公司將子公司新輝開原有... |
19:15 | 巨星科技:本次對等關稅對行業格局... |
19:15 | 天娛數科:公司跟宇數科技沒有合作... |
19:15 | 道氏技術:單壁碳納米管因其卓越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