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2024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先抑后揚的行情。站在當前時點,權益市場的配置價值如何?未來A股走勢又怎樣?成為投資者普遍關心的話題。恰逢格林宏觀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即將開售之際,《證券日報》記者于近日專訪了擬任基金經理鄭中華。
鄭中華,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經過8年策略分析積淀,疊加4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練就了“自上而下”宏觀策略分析的硬實力,善于通過大類資產的國際比較、國內不同資產的相對配置價值以及資產內部細分行業的篩選,進行基于預期的提前布局。就后市表現,他認為:“A股市場在短期和年內或呈現整固震蕩繼而再向上的運行特征。”
鄭中華進一步分析稱,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延后、上市公司財報的密集披露、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發酵,以及A股市場在春節后的顯著反彈,均對短期內的大盤存在盤整性訴求。但同時,在活躍資本市場、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切實要求下,整體調整空間相對有限。
“從季度和年內市場運行展望來看,A股市場預期震蕩上行,相對更看好5月份到9月份的時間窗口期。”鄭中華表示,從國內環境來看,經濟穩步復蘇,疊加財政和行業政策的呵護,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向上會為市場提供最堅實的支撐。另一方面,海外貨幣環境的鏡像變動和預期,會對中國市場提供估值保護。經過連續2年多的加息后,海外市場預期從2024年下半年開啟降息周期,全球資金開始向非美國家凈流入。由于目前A股的盈利周期和估值水平具備較好的國際間橫向吸引力,可能成為海外資金重要的凈流入市場,為A股的估值提供資金保障。因此,在經歷短期整固后,相較于目前點位全年指數仍有向上空間。
基于對宏觀經濟周期、政策逆周期調節周期,以及行業生命周期的綜合判斷,鄭中華認為,接下來有3條主線值得關注。第一條主線為財政和地產政策所映射的行業,集中于強內需所引發的業績增長,集中于基建、工程機械和有色金屬等,投資策略為跟隨型,亦即見到政策“發令槍”且疊加數據印證的情況下,可逐漸右側布局。第二條主線集中于海外貨幣環境寬松所帶來的估值反彈,行業集中于前幾年外圍市場加息過程中,連續“殺估值”顯著的新能源領域,包含風電、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投資策略要結合全球降息和行業盈利周期進行動態評估。當然,在外資凈流入過程中白酒和醫藥等核心資產亦會受益。第三條主線集中于產業爆發顯著且獨立于經濟周期的行業,主要集中于AI和人形機器人等行業,投資策略主要是股價和估值是否已經充分反映了產業爆發期的業績反應,根據估值狀態進行動態持倉調整。
鄭中華同時提示:“在投資的過程中,要充分把握業績和估值的性價比,橫向行業之間以及行業內部的縱向對比也很重要,去偽存真的科學分析是中長期獲得收益的根本保障。”
除了選好投資主線,基金凈值的表現也離不開基金經理的運籌帷幄。談及投資框架及獲取超額收益的“秘訣”,鄭中華表示:“主要踐行自上而下的資產配置,自下而上驗證的循環論證法”。在具體投資過程中,鄭中華會進行三層次逐級下沉且承上啟下的連續性分析,分別決定權益類資產的倉位占比,行業布局和個券選擇,進而完成整個的投資流程并形成持倉結果。
努力控制凈值回撤也是每位基金經理不可回避的命題。在鄭中華看來,可通過倉位控制、量化模型輔助、分散化投資以及持續性的優化措施等,嚴格控制基金的回撤。其中,要定量觀察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周期性狀態,根據各類綜合標指來確定組合的權益倉位,力爭以較低倉位面對市場風險,以較高倉位迎接市場上漲。同時,在行業輪動當中,除了動態跟蹤,還輔助以量化模型進行決策,盡量選擇景氣度相對更高和估值相對更低的行業進行配置,提高行業配置的性價比。此外,動態選取7個至10個申萬一級行業進行持倉及輪動,由于行業分散度相對較高,通過多元化的行業持倉選擇進行回撤控制,可避免單一行業持倉而導致的大幅回撤。
(編輯 才山丹)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