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王思文
“‘明勢’不僅是看清大勢,更重要的是執行力,‘勢’字是由執字和力字兩部分構成的。”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賦予了“明勢”更深層次的涵義。在一個飄著微雨的傍晚,《證券日報》記者對黃明明的專訪愉快地進行著……
黃明明曾創立265.com、Zcom、網際快車和酷盤等多家互聯網企業,2014年轉身進入創投領域,與“明勢”分不開。黃明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第一個核心判斷是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步入拐點,技術紅利瓜分殆盡,人口紅利也正在消失。這三大因素驅使各行各業必須要用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成本,而我國十分缺乏原創性的核心技術,要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不可能永遠靠別人的技術來組裝產品,中國面臨科技創新機會和挑戰。”
2005年從美國回國后,黃明明幸運地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黃金十年。“我在當時認識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年輕創業者,這批年輕人僅憑自身的聰明、勤奮和對科技的洞見,已經成為當代最優秀的企業家。在2014年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做一個專注在科技領域的早期創投機構,是我們共同期待的事情。明勢資本可以在未來的10年甚至20年參與幫助到更多最優秀的年輕人。”
這樣的判斷也是明勢資本早期布局硬件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等科技領域項目的重要原因。明勢資本作為成立僅僅5年的早期創投企業,已成為VC圈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前兩期美元基金的IRR均保持在50%以上。
“明勢資本的投資基準永遠是尋找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一名優秀的企業家是國家最寶貴最珍貴的資源。明勢資本希望是一家能第一時間找到這批企業家的創投公司,我們要第一個扣扳機幫助他們,并在他們的成長中持續陪跑。當然,我們也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相信企業家成長的力量和成長的能力,要給他時間。”黃明明這樣告訴記者。
在采訪中,黃明明多次提到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李想經常講一句話,作為一個企業家,克服的困難越大,你的價值就越大。
明勢資本獲獨家天使輪融資后,每一輪都持續跟投理想汽車。目前,智能出行是明勢資本投資的六大賽道之一。在黃明明的眼中,智能出行就是未來5到10年全球性最大的結構性機會。
黃明明的“啟動資金”因何而來?黃明明坦誠地說,剛開始也是靠刷臉,但長期還是要看公司管理機制和業績,當初有一個美國中西部非常有影響力的慈善基金,他們觀察了明勢資本三年,才決定參與投資。
發展到今天,明勢投資的LP大多是國內外一線的機構投資人、知名家族基金和頂級企業家,包括中金啟元、首鋼基金等。明勢資本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中國地區投的第一家天使輪早期GP。
明勢資本秉持的原則是“做科技創業者長期堅定的陪跑者”。有被投企業這樣描述黃明明,“明勢的成功是‘拼’出來的,半夜12點以后黃總也永遠在線,我現在有問題還是會首先想到和他交流。像兄弟一樣,我很信任他。”
在所有投資項目中,小牛電動是明勢資本陪跑孵化的標志性企業。黃明明告訴記者,后來,小牛電動成為了首家將鋰電池裝進電動車的企業,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目前小牛電動以出口方式運營,未來計劃在東歐建廠。到今天,小牛電動已經占據30%至40%的市場份額,而第二名的只有5%。
在這個瞬息萬變、風起云涌的創投場,黃明明從未覺得疲憊。他也坦言,真喜歡就不會覺得累,時刻充滿好奇是內核。當你跟一個高質量的創業者暢談到深夜,你會覺得像充了電一樣的愉悅,這樣的交談不僅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還能夠掀起你很多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判斷。
對于選擇團隊成員,黃明明也有獨特的標準,投資團隊是要真正熱愛這個行業,而且還要相信科技,相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相信科技能改變生活的這樣一群人。
而當記者談到黃明明對自身的要求和準則時,他脫口而出了一個詞:Fiduciaryduty,這個詞最早是英國法系出來的,意為信托責任。黃明明舉例說,這個世界上最信任的關系,除去夫妻之間的信任關系,就是機構的出資關系。“一個出資者要把錢交給你,他也不參與你的決策過程,然后你把錢再去投給通過你的判斷去要投的企業,一投就是五年、甚至是十年,這種信任和托付責任是非常大的。”
黃明明告訴記者,這五年來他最大的變化是對投資的行業越來越敬畏。
明勢資本五年來僅投了150個項目,對于投資早期的創投企業來講,并不算多。對此,黃明明回答道:“的確,我們在早期基金里投的速度算非常慢的。明勢資本有一個投資原則是: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少即是多是強調要專注,慢即是快是說投的慢,但是投資團隊在專注的領域要扎得足夠深,這樣做決策的速度反而會更快。所以我覺得策略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
黃明明感慨稱,前五年,明勢資本率先布局當時冷門的賽道,尋找到了一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欣慰的是現在科技賽道已經成為市場最關注的核心賽道。
“未來五年我們仍希望發現下一批優秀的企業家。”黃明明堅定地說。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