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未來國家在扶持創投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可以進一步提升?
張維:第一,要公平稅負。既然要鼓勵雙創,就應該不是征高稅,而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稅。我認為20%左右的稅收是基本合理的,如果太高,創投機構會失去繼續投資小微企業、新興企業的活力,從而影響整個新經濟的成長。
第二,政策方面不應該給創投行業設置太多障礙。國家提出去杠桿,就是增加直接投資、權益類投資。對于監管部門而言,需要加強的是監管和信息披露,對刻意造假、虛假披露信息以及內幕信息的人嚴刑峻法。但對于創投機構而言,需要監管部門以平常心對待,尤其是對創投機構在減持、上市等環節設置太多條件,應該采取更加寬松積極的政策。
千萬不要把創投機構妖魔化,總覺得很多機構賺了太多錢。實際上行業內大量機構的投資項目是失敗的,基金層面是虧損的,因此需要一個公平中性的稅負,也需要一個相對合理的減持期限、比例規定。
證券時報記者:創投行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能夠發揮什么作用?
張維:我不贊成自我夸大作用,我只能說我們是一支重要力量。國家要解決高質量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社會有一個寬松的創業環境,也就需要好的金融環境、資本市場相匹配去支持它。
當下,由于金融行業中出現了以P2P為代表的一些“騙子公司”,監管部門因而設置了注冊的高門檻,這實際上是“因噎廢食”。總體上監管部門還是應該給創業者、創投機構創造一些寬松的條件,但對于打著新金融、科技金融幌子的非法集資必須強監管。
除了推動新經濟、新科技的發展,創投機構也可以參與收購兼并和資源整合來促進產業升級。現在中國大部分產業仍呈現出高度離散的狀態,意味著國內許多產業都存在規模效應和產業整合的內在需求。
此外,創投機構還可以參與國企改革,幫助國有資產通過產權變革來完成公司治理革命,抓大放小、退出競爭性的領域,必須通過民間的投資機構來發揮作用。因為民營企業專注于效率和回報,如果靠另一個國有企業來控股,這個國企改革實際上是沒有作用的。
證券時報記者:您認為創投業在哪些方面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
張維: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完成了從工業化社會到服務業社會的發展,催生了更多新興行業和具有成長性的領域,同時孕育出了一批高科技企業,讓創投機構從早期只能投一些制造業企業,到后來可以投服務業、高科技企業。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很多企業都處于模仿的階段,更多企業創新來源于營銷渠道的創新,極少數會在研發環節加大投入。事實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具備了相關條件,中國企業開始從仿制向自主創新轉型。在這當中,部分杰出的中國企業越發認識到要把核心資源投入到未來有意義的領域,這種投入不以企業是否盈利、宏觀經濟如何為轉移。而這些杰出企業的背后,往往伴隨著創投機構。
證券時報記者:創投業對促進改革開放起到了什么作用?
張維:能夠上市的中國公司代表了中國經濟中比較好的部分,根據清科數據顯示,當中VC/PE滲透率達到58.9%,背后都有不少創投機構的身影,對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有支持的。
在一些新興行業,國有資金難以介入投資,主要還是靠民營資金。例如商湯、柔宇這類企業,在沒有實現規模化的營業收入之前,它們已經獲得了來自創投機構的大量資金支持。從這個角度看,創投機構對中國新經濟、高新技術的推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也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