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還有一個多月,2017年的證券市場交易就要結束了,與此同時,各類型基金均開啟了年底沖刺的模式。《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發現,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后,71只主動量化基金年內平均回報率為4.42%,在跑輸大盤指數的同時,也跑輸偏股基金平均回報率,甚至有26只(占比近四成)量化基金虧損。
量化基金今年到底怎么了?這類產品的出路在何方?
近日,《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走進了在量化投資布局較早且業績較突出的長盛基金,該公司量化投資總監、基金經理馮雨生向記者敞開了心扉。
同質產品出現踩踏現象
唯差異化才能獲差額收益
據WIND資訊最新統計,截至11月17日,可比的71只主動量化基金和23只對沖量化基金年內平均回報率分別為4.42%、1.38%,雙雙跑輸同期上證指數9.00%的漲幅,也與主動偏股基金12.64%的平均回報率拉開一定距離。
量化基金緣何有如此低迷的表現?其自身暴露了哪些問題?當《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拋出這一問題時,馮雨生略有沉思。
“對于公募基金來說,由于無法進行高頻交易和T+0交易,多因子基本成為各家標配。也正是不少基金的模型比較類似,導致在超額收益方面比較擁擠,最終出現了踩踏現象。”馮雨生表示,量化基金的模型差異性越大越好,若有相同的模型或模型越類似,這方面的超額收益會逐漸遞減。模型的差異化出來后,基金公司可能面對的是一片藍海。長盛基金選的模型或選因子雖然也著重于市場,但研究的深度比別人深一步,且其他基金公司用得較少。“我們刻意找了很多比較有差異化的因子,比如非常注重盈利質量、公司治理,還包括上市公司的網絡關注度等特意化的因子,我們希望對市場有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洞察能力來獲取差額收益。”
馮雨生還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分析道,主動偏股基金整體斬獲超10%的收益,與抱團持倉大盤藍籌股密切相關,但量化基金配置的股票相對來說市值偏小,且持有的股票多達一兩百只股票,跟蹤的是平均股價指數,所以在A股平均股價指數已經下跌8%左右的背景下,量化基金很難取得較高收益。當然,量化基金業績還與量化團隊的能力密切相關,也有很多團隊逆勢做出不錯的超額收益。
據記者觀察,長盛基金旗下的長盛同鑫行業(現任基金經理馮雨生)、長盛成長價值(現任基金經理馮雨生)、長盛量化紅利策略(現任基金經理王超)年內回報率分別為21.57%、16.31%、14.79%,超過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業績;其中長盛成長價值自2002年9月18日成立以來累計回報率達734.18%。“‘小市值’在歷史上都是表現非常好的一個因子,今年我們也偏重小市值,但是我們通過別的因子產生了超額收益并把這部分虧損覆蓋下來。”馮雨生進一步分析道。
做好風險模型
及時減持組合高風險股票
多因子的主要特點是模型簡單,線性關系容易結合,比如行業、市值、波動率等等。除了解釋股票收益之外,還可以用于風險預測。但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好把握,尤其在風險控制方面。
“我們有專門的風險模型,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投資組合,運用專門的風險分析軟件,對短期風險來建模,若模型算出來短期風險較大的股票,我們會及時減持,今年以來這種模型的運用有效產生了超額收益。”馮雨生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另外一個層次是對倉位的控制,其倉位是同業水平的60%至70%,相對來說更看重風險控制。”
“長盛成長價值基金選進的股票物有所值,因為是價值比較合理的成長股,雖然這些股票會跟著市場下跌,但市場反彈的時候也會跟著彈上去的。這是做好業績回撤控制的一個主要原因。”馮雨生進一步表示,“這只基金倉位不會特別偏激,倉位基本上在70%至75%之間,每個季度末會調倉,這是我們能夠做好業績回撤控制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在產品布局和發展規劃方面,馮雨生表示,未來三年,長盛基金希望為市場提供smartβ主動量化產品,一類是因子基金,因子基金會提供比較鮮明的風險特征的產品,所有因子都經回測,長期來看能夠產生比較穩定的超額收益的因子;第二類是量化主題或者行業類型的基金,現在已經有的醫療量化、信息安全量化,在某個行業或某個主題里投資,且完全用量化手段來做。
談及我國量化基金與國外的不同時,馮雨生表示,A股本身交易比海外活躍得多,不少在國外效果并不好的因子在國內可能效果不錯;當然,海外的模型不能直接套用到A股上,因為A股的異質性現象較嚴重,需要對A股做專門的測算。“A股和國外進行對比研究后,我們發現相差很大,主流的相關建模方面,對海外建模和對A股建模有很多因子是不一樣的。”
17:08 | 摩根中證A500增強策略ETF將于4月21... |
16:49 | 商務部:更好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
15:35 | 洪通燃氣2024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
15:33 | 天宇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104.45% ... |
15:17 | 奇點星宇與騰訊云達成合作 在技術... |
14:50 | 7連漲!多股創新高 |
14:10 | 霸王茶姬登陸納斯達克 總市值達59.... |
14:10 | 一季度四川省經濟實現平穩開局 綠... |
14:10 | 首鋼股份發布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 |
14:09 | 云南能投業績說明會:2025年預計實... |
14:07 | 中國電商帶動跨境物流增長 菜鳥沖... |
14:06 | 富而德宣布與銳敏律師事務所在中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