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凌晨
從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報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大手筆增持了多只滬深300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中央匯金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多次在關鍵時刻出手穩定市場。今年4月份,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公司”)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大舉增持ETF,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對穩定市場秩序、增加投資者信心以及引領價值投資理念意義重大。
大手筆增持ETF
不同于公募基金半年報和年報對前十大基金份額持有人情況有直觀詳細的信息披露,基金季報僅對報告期內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有所披露,但仍能從中捕捉到中央匯金部分投資動向。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央匯金公司出現在21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其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資管”)則現身于15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
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資管繼續增持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
例如,在華泰柏瑞滬深300ETF2025年一季報中,披露了兩位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機構持有人動向。報告顯示,“機構1”在今年一季度“按兵不動”,仍持有356.55億份,報告期末持有份額占比為41.92%;“機構2”在今年一季度增持份額達3.63億份,持有份額從266.21億份增加至269.84億份,報告期末持有份額占比為31.72%。
上述“機構1”和“機構2”今年年初持有的基金份額,與2024年年報中中央匯金公司和中央匯金資管的期末持有基金份額一致。可以看出,中央匯金資管在今年一季度增持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一季報還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資管增持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分別達5.02億份、1.57億份、1.17億份。增持后,中央匯金資管一季度末持有上述3只滬深300ETF份額分別達201.09億份、118.02億份、104.15億份,持有基金份額占比分別為32.73%、29.77%、28.24%。總體來看,中央匯金資管增持4只滬深300ETF合計達11.39億份。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自2023年10月底以來,中央匯金公司分別在2023年10月23日、2024年2月6日、2025年4月7日三次發布公告買入ETF。在2024年2月份的公告中,中央匯金公司稱已擴大ETF增持范圍。縱覽歷年數據,中央匯金公司和中央匯金資管持有ETF的數量自2023年底以來有顯著增加。
今年4月份,中央匯金公司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4月7日,市場深幅調整時,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中央匯金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4月8日,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匯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工作,積極提升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中央匯金公司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中央匯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夠能力,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匯金公司在關鍵時刻增持ETF,可以極大提升市場信心,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在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一鳴看來,中央匯金公司通過增持ETF向市場注入資金,不僅有利于緩解資金面壓力,穩定投資者信心,也向市場傳遞了政策支持的信號,可有力維護市場秩序。此外,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行為為市場樹立了價值投資的典范,有利于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通過ETF渠道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00:06 | 兩大頭部養殖企業去年均扭虧為盈 |
00:06 | 國中水務終止收購北京匯源 |
00:06 | 騰訊公布46款游戲最新動態 IP挖掘... |
00:06 |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基因檢測正從... |
00:06 | 堅持多輪驅動發展模式 吉林敖東去... |
00:06 |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走低 鋰礦企業降... |
00:06 | 積極盤活存量資產 多家上市公司謀... |
00:06 | 直擊2025上海車展開幕:?國內外車... |
00:06 | 五一檔票房角逐拉開帷幕 影片類型... |
00:06 | 三大板塊15個展區 第137屆廣交會第... |
00:06 | 一季度QDII基金資產配置風向“東移... |
00:06 | 中央匯金加碼滬深300ETF 筑牢市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