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寧)3月28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基金”)發布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固收+”產品規模增至456億元,占比總規模的七成以上,有效成為業績“穩定器”。
業內人士表示,中郵基金的成績單背后,折射出該公司以“固收+”為戰略支點,在費率改革與資管新規等雙重挑戰下,探索出一條最佳突圍路徑。
財報顯示,中郵基金2024年“固收+”戰略以“波動率雕刻”為核心,構建了一套精密的策略體系,具體來看:一是量化風控體系;二是產品差異化設計;三是條款價值挖掘。
此外,面對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費普降壓力,中郵基金采取“差異化降費+分層定價”策略,如權益類產品“以價換量”,下調20只主動權益產品費率至1.2%;“固收+”產品維持0.3%-0.8%基礎費率,形成“低費率引流+高價值創收”閉環;浮動費率產品迭代,進一步對“中郵核心競爭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產品費率進行優化調整,大幅調低超額收益管理費費率,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中郵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降費不是終點,而是通過收費模式優化,推動行業從規模競爭轉向價值創造。”
在業績方面,中郵基金2024年凈利潤有所下滑。財報顯示,凈利潤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幾方面:一是控股子公司首譽光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資管業務結構調整及市場環境變化,全年虧損5368萬元;二是權益類產品管理費因費率改革下調22.36%,直接影響當期收入。不過,管理規模仍保持619億元左右,其中固收類產品規模占比從2023年的69%提升至77%,顯示出業務結構調整的成效。
“凈利潤下滑是行業轉型期的共性挑戰,但中郵基金通過主動降費換取規模增量,同時強化‘固收+’戰略,體現出對長期發展的布局。”某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中郵基金的轉型路徑為中小型基金公司提供重要參考,在管理費下行趨勢下,唯有將風險控制能力轉化為絕對收益,才能構建護城河。此外,該公司“固收+”生態通過策略組合將傳統β升級為“Smart Beta+α”的復合產出,契合個人養老金試點深化及資管新規對穩健收益需求。
(編輯 郭之宸)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