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方凌晨
4月12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最新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顯示,截至2024年3月29日,個人養老金基金數量達187只,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數量為51家,相較于2023年底,新增9只個人養老金基金和1家銷售機構。
受訪機構均表示將持續發力個人養老金業務。其中,公募基金管理人將繼續豐富完善養老業務產品線,進一步實現對不同退休年齡段以及不同風險水平的產品的覆蓋。而銷售機構則表示希望通過“投教+投顧”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養老投資人群的投資體驗。
10家機構管理5只以上產品
個人養老金基金“貨架”持續上新。此次新入圍的產品,涉及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的9只基金。其中,南方基金和中歐基金旗下分別有2只新增產品,易方達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大成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太平基金旗下均新增1只產品。
從產品類型上看,9只新增的個人養老金基金中,包含5只目標日期基金、4只目標風險基金。
在此次新增的基金管理人中,信達澳亞基金和太平基金各有1只產品入圍。此外,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中歐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大成基金等5家基金管理人入圍的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分別由原來的9只、8只、6只、2只、1只增加至10只、10只、8只、3只、2只。
另從各家基金管理機構旗下產品數量來看,截至2024年3月29日,有10家機構管理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均在5只以上。其中,華夏基金旗下產品數量最多,為11只;易方達基金和南方基金則均以10只產品緊隨其后;另有廣發基金管理9只產品,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歐基金均管理8只產品,華安基金、嘉實基金、銀華基金均管理7只產品。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擴圍,是按照相關要求,在市場中目前已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中挑選滿足要求、符合個人養老金投資的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可投資范圍,豐富個人養老金的投資選擇。本次兩只產品的入圍,完善了中歐基金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的產品線序列。中歐預見養老目標日期204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補齊了公司的目標日期產品線,形成從2025年到2055年不同退休年齡段的全覆蓋,而中歐預見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則實現了穩健、平衡、積極等不同風險類型的全產品覆蓋。”
談及未來在個人養老金產品布局方面的計劃,上述中歐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對于目標日期策略產品,中歐基金希望進一步拓展年齡段的覆蓋范圍,著重關注青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在目標風險策略產品方面,一方面會繼續布局覆蓋不同風險段的產品,另一方面也會考慮是否要在同一風險等級上布局差異化策略的目標風險產品。”
獨立銷售機構添新緩慢
在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增加的同時,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隊伍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3月29日,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已有51家,包括19家商業銀行、24家券商和8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而相較于2023年底,此次新增了一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上海好買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自2022年11月份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以來,從歷次公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單來看,券商類銷售機構增加速度較快,目前也是數量最多的銷售機構類別,其次是銀行,而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則添新緩慢,是目前數量最少的銷售機構類別。
個人養老金業務發展前景廣闊,是各類機構積極布局的重要業務領域。談及獨立銷售機構接下來應如何發力這一業務,盈米基金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養老實際上是一項超長期的投資。而此類投資想要既確保投資回報足夠高,又能滿足老百姓的養老需求,需要適度配置權益類資產。不過,這類資產短期波動可能較大,很多機構在為普通投資人配置權益類養老資產方面,都顯得比較保守。部分機構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自身在基金投顧領域的經驗更好應用到個人養老金業務中,希望通過‘投教+投顧’相結合方式,提高養老投資人群的投資體驗和獲得感。”
具體到業務層面,盈米基金相關人士介紹:“客戶在養老上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需要的產品是不同的,因此在養老規劃上就需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并進行不斷調整。針對客戶服務上的痛點,首先是要樹立長期意識,客戶服務人員要從長期的角度,站在用戶一邊去進行規劃和服務,將養老這一長期規劃的重要性傳遞給用戶。同時也要注重甄別用戶的個人情況,遵守適當性原則,將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用戶,養老產品本身期限就很長,所以更需要仔細的溝通和細致的服務。”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