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作為提升持有人獲得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年內公募基金分紅持續進行。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年內有超過2200只基金進行了分紅,合計分紅近1400億元。從產品分類來看,債券型基金仍是分紅的主力軍,ETF和REITs產品逐漸成為“新勢力”。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金分紅能夠讓持有人及時分享紅利,雖然對基金凈值有影響,但并不妨礙收益;不希望因分紅而被動減倉的投資者可通過紅利再投資的方式繼續持有。
興證全球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基金分紅后,基金份額凈值會相應下降,但對持有人利益沒有實際影響。”
“如果持有人原本就有贖回或減持打算,現金分紅可能是較為合適的選項,尤其是對于持有期限較短的持有人,現金分紅無需支付贖回費。”興證全球基金相關人士表示,但對于希望繼續持有該基金,甚至有加倉計劃的持有人,紅利再投資則是更合適的選項,能夠避免分紅帶來的被動減倉,也可以省去現金分紅后重新申購造成的申購費用。
近日,華富63個月定開債、天弘純享一年定開債、華夏彭博中國政策性銀行債和浦銀安盛盛瑞純債等多只基金集中發布了分紅公告,把年內公募基金分紅推向高潮。有多只產品分紅在10億元以上。具體來看,長城悅享增利A、中銀證券匯嘉定期開放、興全綠色投資、國投瑞銀優化增強AB、中銀豐和定期開放、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鵬華中債1-3年農發行C等7只產品年內分紅均超10億元;其中,長城悅享增利A年內分紅超過20億元。
同時,南華價值啟航純債C、東方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C、華泰柏瑞紅利ETF、富國上證綜指ETF、銀河家盈和中金安徽交控REIT等26只產品,年內分紅總額在5億元至10億元之間;另有348只產品年內分紅總額在1億元至5億元之間,包括金鷹紅利價值A、泰康潤頤63個月定開債、中郵核心優勢、匯豐晉信龍騰、富國兩年期理財A、光大保德信尊合87個月定開債和國金中國鐵建高速REIT等。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現金分紅是將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的形式派發給基金投資人,而再投資分紅則是將分紅的資金再次投入基金中,增加投資份額。“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分紅,都是基于基金的凈值進行計算的,投資者得到多少分紅,相應就會減少多少基金資產。因此,對應的收益情況并不會因現金分紅而改變。”
分類別來看,分紅總額保持在1億元以上的公募基金,債券型產品無論是分紅數量還是額度均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作為新生力量的REITs產品,以及ETF等也表現不錯。
Wind數據顯示,在年內分紅榜單中,排名前十的產品中分別有1只ETF和1只REITs產品;榜單前二十排名中,ETF和REITs產品數量也有增多,可以看到,ETF和REITs成為公募基金分紅中的“新勢力”。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