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智博
在經歷了4個月的下跌后,今年1月公募基金規模開啟回升步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我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27.25萬億元,環比提升4.68%,逼近2022年8月峰值;基金數量持續攀升,目前超過1.06萬只。
五大板塊獲基金密集調研
與此同時,基金公司參與調研的熱情也十分高漲。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春節后至今,基金公司合計參與調研上市公司648家。
行業上,以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和計算機調研上市公司數量居前,分別有92家、75家、73家、55家、55家獲基金公司調研。
調研了多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的華夏基金看漲2023年醫藥板塊。其表示,結合估值、基本面以及市場因素等方面,醫藥板塊向上的確定性較高。在反彈過程中,板塊估值更加均衡,結構更加活躍,會呈現百花齊放現象。看好中藥、創新藥、高端醫療設備、醫療消費復蘇等細分方向機會。
華鑫證券表示,2022年,電子景氣下行給半導體產業帶來巨大壓力,需求減弱疊加庫存高企導致供過于求。展望2023年,供給端上游資本開支有望明顯減弱,庫存逐步下降。需求端有望快速回升,疊加美國加息放緩,預計行業供需關系將顯著改善。判斷“投資底+庫存底+業績底”的三重周期底都將在2023年到來,行業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基金密集調研多家
業績高增長上市公司
數據寶統計,春節后至今,共計32家上市公司獲40家及以上基金公司調研。速凍食品龍頭安井食品高居榜首,共計86家基金參與調研;湯姆貓以77家基金調研次之;另有瀾起科技、蘇文電能、高測股份、杰華特和紐威數控調研基金家數為60家及以上。
安井食品在調研過程中,主要回答了2022年業績表現較好的原因以及對2023年利潤率的展望等問題。公司表示,2022年通過穩健的原材料采購節奏、精細化的費用控制,實現了收入利潤的雙增長。隨著公眾消費意愿恢復,公司產能不斷優化、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規模效應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業績上看,基金公司多關注業績有較大改善的上市公司。以快報數據或預告下限統計,高測股份凈利潤增幅居首,高達340.09%;瀾起科技、安井食品、海泰新光凈利潤增幅在50%以上。羅博特科、三超新材、溫氏股份、普源精電則扭虧為盈。
高測股份回應了2023年金剛線產能規模、硅片價格下降對業務影響等經營性問題。公司認為2023年硅料及硅片價格將逐漸回歸理性,公司將通過轉化技術領先優勢為生產成本優勢,并落地產能來實現規模效益和整體盈利水平的提升。
風格上看,基金公司較多關注具備科技屬性的成長型公司,包括國芯科技、杰華特等半導體芯片公司,以及漢中精機、匯川技術等機械設備公司。
財信證券表示,A股市場存在明顯的日歷效應,科技成長型公司在第一季度表現較佳。
基金密集調研上市公司
市場表現強勢
春節后至今,A股市場橫盤震蕩,滬指收漲0.07%,深成指收跌1.61%。基金密集調研上市公司股價整體跑贏大盤,平均上漲8.4%。云從科技-UW累計漲幅超65%,湯姆貓、天孚通信累計漲幅超50%。
以基金2022年四季報口徑統計,云從科技-UW、湯姆貓沒有進入任何一家基金公司的前十大重倉股,天孚通信則獲得易方達、景順長城、博時等多家基金公司共同持有。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