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以來,基金經理新人密集上崗。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開年短短兩周,公募行業共有31位基金經理履新,最早任職日期均在2023年1月3日之后。隨著31位新人加入,全市場基金經理人數達到了3300位。
在大擴容背景下,基金經理群體出現了兩個新特征:一是從業年限趨短,二是學位和專業趨于精尖化。3300位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只有4.1年,從業年限在5年以下的人數為2169,占比超過65%。二是目前擁有博士學位的基金經理人數已達339人(占比超10%),其中不乏畢業于紐約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頂尖高校博士,還有著醫學工程、材料科學、核科技等高精尖專業背景。
像生物醫學、核科技這類具有科學家基因的人才,甚至有的還擁有博士學位的跑來做投資,是否不利于基礎科研和學術研究積累?諸如此類質疑聲音也不少,這些都需要在基金高質量發展實踐中得到解答。
新年31位基金經理上崗
具體看,31位基金經理新人分布于23家公募機構(包括公募基金公司和具有公募業務的券商資管等機構),既有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建信基金、銀華基金、大成基金等頭部公募,也有中加基金、華商基金、諾安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等中小公募。其中,基金經理“上新”最多的是嘉實基金,共有6位基金經理履新;萬家基金有2位基金經理履新。
從基本信息來看,高學位和金融機構研究等履歷,依然是成為基金經理的必要條件。
比如,諾安基金新任基金經理孫繼鑫,具有碩士學位,曾就職于中誠寶捷思貨幣經紀有限公司、華林證券、蘇州銀行,從事債券投資交易工作,2022年8月加入諾安基金,2023年1月11日起擔任基金經理;民生加銀基金的新任基金經理鄧凱成,是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畢業,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在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歷任風險管理及合規部研究員、直接投資事業部研究員,2013年9月加入民生加銀基金,2023年1月起任基金經理。
隨著31位新人加入,截至目前全市場基金經理數量達到了3300位。琢磨金融研究院創始人姚楊對記者表示,基金經理群體大擴容,是供需兩端合力產生的結果。“從需求端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從2012年末的約3萬億元提升到2022年的約26萬億元,基金產品數量也突破1萬只,對基金經理的需求自然快速擴張;從供給端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受眾占比不斷提升,優質人才供給愈加豐富,且金融相關專業由于其特殊性吸引了眾多不同背景的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擴容背景下,基金經理群體出現了兩個新特征:一是從業年限趨短,二是學位和專業趨于精尖化。
逾65%基金經理
從業5年以下
根據Wind數據,3300位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為4.10年,中位數為3.19。其中,有1590位基金經理從業年限不足3年,占比為48.18%;從業年限在5年以下的人數為2169,占比超過65%。
“基金經理年輕化確實是近年來市場關注的客觀情況之一。”姚楊認為,基金經理與醫生、教師等崗位有一定類似之處,即更多的經驗積累和反復實踐有助于提升行業認知。但資本市場有其特殊性,在估值回歸、周期輪回背景下,依然存在著不同階段全新的市場變量,這對基金經理個人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精力投入,提出了較高要求。“這需要行業更加合理看待短期業績,對基金經理的長期培養和成長提供相對健康的考核維度。市場也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為資深基金經理的長期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合理選擇。”
在國投瑞銀基金投資部總經理桑俊看來,基金經理數量增加與行業規模擴容之間的相關性較明顯,但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較短,行業人員儲備未能跟上行業發展速度。投資和研究較難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積累,除極個別優秀基金經理外,絕大部分基金經理還是需要長期的知識儲備和投資實踐。如果沒有未雨綢繆、厚積薄發的人才培養體系,就很難跟上行業快速發展的步伐。
實際上,從業年限趨短與該群體的“快進快出”有著密切關系。從近年來基金經理頻繁變更情況來看,這類群體大約有幾個去處:一是“公奔私”進行個人創業;二是因業績不佳默默退出基金經理崗位;三是投而優則仕。部分績優基金經理退出了投研一線,轉型為公司核心高管,如創金合信基金總經理蘇彥祝等。但也有部分高管依然堅守一線,如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楊建華、景順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毛從容、諾安基金副總經理楊谷,從業時間均超過16年,是為數不多的資深基金經理。
學位和專業趨于“精尖化”
雖然從業年限趨短,但在“高薪”“光鮮亮麗”等光環效應下,各路精英持續涌入公募領域,使得基金經理學位和專業越來越趨于精尖化。
就學位而言,3300位基金經理中有2820位是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人數則達到了339位。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群有著世界名校和高精尖專業的博士。
具體看,他們的博士專業除了常見的經濟學、金融學之外,還有著高度專業化的金融工程、計算機、生物醫藥、醫學工程、水文水資源、數學與系統科學、材料科學、核科技等專業,其中既有畢業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名校,還有畢業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密歇根大學、紐約大學、波士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伯明翰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名校。
記者還發現,不少基金經理本來從事實業或IT技術類崗位,后于中途轉到了投資領域。比如,嘉實基金的宋陽,曾任中國化工集團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制品事業部工程師,2018年7月加入嘉實基金研究部任研究員,2023年1月起任基金經理。國金基金的姚加紅,歷任博時基金信息技術部高級程序員,國金基金信息技術部總經理、指數投資事業部副總經理,2023年1月起任基金經理。易方達基金的田鑫,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任普特南投資管理公司量化分析師,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任上海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數據挖掘工程師,2019年6月加入易方達基金,2023年1月起任基金經理。
“這個領域確實已吸引了大批博士專業人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對記者表示,從他多年跟蹤觀察來看,本碩博出自歐美名校的博士在這個領域的業績更優、成功的幾率更大。
精英人才需從零做起。隨著基金經理學位和專業精尖化,市場上還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像生物醫學、核科技這類具有科學家基因的人才跑來做投資,可能不利于基礎科研和學術研究積累。
實際上,金融投資和學術科研的激勵機制有著本質區別。前者遵循著一般市場價格機制,與投資業績掛鉤的經濟報酬一目了然。但學術科研成果有著顯著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即一項成果給社會帶來的效益遠大于給提供者本人帶來的效益,且市場對其支付的往往不是貨幣報酬,而是聲譽報酬。
王衍行認為,這個觀點也適用于公募基金經理,一是當前基礎科研領域仍處于課題化、論文化階段,真正給經濟社會帶來實惠的成果較為罕見;二是基金經理的報酬吸引力可能優于大學教授或科研機構研究人員。
姚楊認為,不同知識類別的人才投身于基金經理崗位,看似可能有科學研發等方面的崗位錯配,但以二級市場為代表的直接投資,本身就是對社會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直接投資上市公司股權,挖掘市場成長機會,對優秀企業進行資金支持,也會助力行業和經濟的健康成長。因此,專業行業背景的博士投身基金經理崗位有其合理性。
但王衍行也說到,公募基金躺著賺錢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后會是個競爭白熱化且愛拼才會贏的行業,這要求高學位人才從零做起,還要具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實力及勇氣。
還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說到,公募基金的發展理念源自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初衷,但近年來的交易策略短期化、投研抱團化等傾向,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場波動性。因此,基金行業要想基業長青,就必須真抓實干。“如巴菲特和芒格那樣的頂級基金經理需要多年精心栽培,才可能萬中得一。如果巴菲特和芒格當年也是按照‘過幾年換一茬’的模式培養,他們早就在年輕時泯然眾人了。”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