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高走,其中滬指更是收獲新年三連陽。行情強勢的背后,是資金的持續流入。近期,外資不斷流入中國資產ETF,海外多只相關ETF均創下規模新高。
“超配”中國資產成為不少外資的一致選擇。瑞信2023年度策略報告表示,A股正處于多年以來的底部,預計MSCI中國指數、恒生指數、滬深300指數2023年均存在20%以上的上漲空間。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2023年市場總回報率或達到25%至30%。
海外多只中國資產ETF成交額激增。截至當地時間1月4日,KraneShares中國海外互聯網ETF資產規模達到65.12億美元,較2022年10月底的39.39億美元增加了六成以上。全球第一大中國股票ETF——MSCI中國ETF資產規模攀升至77.21億美元,較去年10月底的50.76億美元增加了五成以上。MSCI中國ETF的成分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以及建設銀行、中國平安、工商銀行等金融股。
據中信證券測算,2022年11月下旬起,外資開始回流港股市場。經測算的托管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外資當月流入恒生綜指約149億港元。隨著海外投資者對國內政策預期的逐步扭轉,外資在2023年有望持續回流港股。
北向資金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也在加速流入,其中僅12月就流入超350億元。進入2023年,北向資金繼續保持流入勢頭,1月5日共凈買入超127億元,為2022年11月14日以來單日最大凈買入量。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預計,美聯儲加息進程即將進入尾聲,美元大幅升值的階段已經過去,這對新興市場是有利的。“我們判斷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尤其是在二季度之后復蘇更趨明顯,北向資金流入規模有可能會較2022年增加,外資有望成為全年的流動性亮點。”
由于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預期頗高,多數國際投行認為全球資金將從估值低、增速高、貨幣政策仍具支持性的中國市場找機會。
瑞信2023年中國市場策略認為,A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處于多年來的底部。瑞信預計恒生指數、滬深300指數較目前均存在20%以上的上漲空間。
瑞銀證券也十分看好2023年A股表現。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經濟復蘇等因素將推動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增速從2022年的4%躍升至2023年的15%。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