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已成為今年基金業績的關鍵詞。主動權益基金首尾業績之差超過105個百分點,雖然萬家基金黃海奪冠已沒有多大懸念,但這場年度業績排名戰仍然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有人仍在奮起直追,爭取躋身前十名。距離2022年結束還有最后10個交易日,基金經理“鉚足了勁”,多只基金獨門重倉股頻現異動,有的基金經理則對持倉結構進行了微調,基金業績最終排名如何尚未可知。
業績首尾相差超105個百分點
從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偏股混合、靈活配置、平衡混合)整體業績來看,截至12月15日,主動權益基金今年以來平均虧損17.66%,九成以上基金今年未能實現正收益。
收益領先者如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以57.6%的年內回報位列第一,黃海管理的另外兩只基金,萬家新利混合、萬家精選混合A年內回報均超過40%。這意味著黃海或已提前鎖定2022年主動權益冠軍基金經理。
此外,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混合、張媛和湯戈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章恒管理的萬家頤和混合A、周海棟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混合A、白冰洋管理的中銀證券價值精選混合、李孝華管理的華富靈活配置混合、武陽管理的易方達先鋒成長混合A等分列第4至第10名,上述基金年內收益均在16%以上。
與11月底相比,前十座次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來看,華富靈活配置混合、易方達先鋒成長混合A躋身業績前十榜單,梳理其持倉可以發現,上述兩只基金主要憑借對酒店、航空板塊的重倉在近期凈值實現較大幅度反彈。
一場“冰與火之歌”正在上演。300多只基金年內虧損超30%,其中近30只基金年內虧損超過40%,例如,業績墊底者富國創新趨勢股票年內回報為-48.21%。這意味著基金業績首尾之差超過105個百分點。
業績領先者打法曝光
今年業績領先的基金做對了哪些操作?民生金工首席分析師葉爾樂分析發現,今年基金的“勝負手”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把握超小市值行情;二是把握低估值行情,尤其是周期、基建、金融板塊行情;三是把握煤炭、醫藥、有色等其中一個行業的行情,并且選股收益較高;四是保持低倉位運作。
具體來看,以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為例,該基金連續多個季度重倉煤炭板塊。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多只煤炭股,如陜西煤業、潞安環能、山西焦煤、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華陽股份等。
中銀證券價值精選混合三季度末也重倉多只煤炭股,包括神火股份、中煤能源、昊華能源等,除此之外,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也包括地產板塊的萬科、金地集團、華發股份,以及汽車板塊的常熟汽飾、銀輪股份等。
金元順安元啟混合的打法則較為與眾不同,該基金持倉頗為分散,截至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合計為8.74%,其中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建研院,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甚至不足1%。進一步梳理發現,金元順安元啟混合凈值走勢與國證2000指數較為擬合,持倉標的多為小市值股票。
收益落后者則多重倉科技板塊。部分基金或已“自亂陣腳”,前十大重倉股頻頻更換,也難挽業績頹勢。
部分基金微調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底,多只基金獨門重倉股頻頻出現異動。
以金元順安元啟混合重倉持有的諾邦股份為例,已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截至12月16日,12月以來諾邦股份股價漲幅超過50%。從基金持股情況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只有金元順安元啟混合一只基金重倉持有諾邦股份,而諾邦股份最新市值不足30億元。
此前類似的事情也發生過,金元順安元啟混合重倉持有的中國科傳股價曾發生異動,11月22日至11月30日,中國科傳漲幅超過90%。
周海棟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混合重倉持有的鳴志電器近日股價也發生異動,12月14日股價漲停,12月15日鳴志電器股價再度上漲9.42%。從基金持股情況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0只主動權益基金重倉持有鳴志電器,其中,周海棟管理的4只基金均重倉持有鳴志電器。
除此以外,部分今年以來業績領先的基金或已對持倉結構進行了微調。天天基金數據顯示,易方達先鋒成長混合A的估算偏差(近30天凈值估算與基金實際凈值偏離度的平均值)為0.54%,華寶動力組合混合A的估算偏差也超過0.5%。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