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策略ETF陣營有望大幅擴容。10月2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易方達、廣發、匯添富等13家頭部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增強策略ETF申請注冊材料均已被接收,覆蓋多類寬基指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增強策略ETF產品擴容,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投資工具選擇,將有助于促進指數投資多元化與差異化發展,并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13家公司齊申報
從13家頭部基金公司申報的增強策略ETF來看,主要采取寬基指數增強策略,覆蓋寬基指數包括中證500指數、科創板50指數、科創創業50指數、中證1000指數、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
具體而言,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博時基金申報了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南方基金、鵬華基金申報了上證科創板50增強策略ETF;廣發基金申報了中證科創創業50增強策略ETF;招商基金、國泰基金、華泰柏瑞基金、銀華基金申報了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華安基金申報了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嘉實基金、富國基金申報了創業板增強策略ETF。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境內指數和指數化投資處于戰略發展期,投資端對高質量指數的需求日益強烈,指數是指數化投資的基礎,而寬基指數是指數體系的最主要組成。
近期一系列衍生品的推出更豐富了寬基產品生態圈。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股指期貨及期權的上市,一方面推動了金融產品的創新,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另一方面,對其對應的ETF現貨產生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一般而言,指數衍生品上市后,相關產品和成分股的流動性和活躍程度有望提升,與此同時,多種掛鉤相應寬基指數的套利策略有望不斷豐富,圍繞衍生品、ETF、做市商等寬基指數投資生態圈將逐漸成形。
此外,寬基指數的覆蓋面比較廣,而不局限在某個行業或主題。其最大優勢之一是風險分散,不懼個股黑天鵝,而且部分寬基對成分股權重有限制,能夠降低某個股或行業權重過重導致的非系統性風險。因此,追蹤寬基指數的盈利比跟蹤單一成分股的更加穩健,波動性更小,常常用來作為底倉的資產來配置,也更適合作為配置權益資產的核心工具。
首批產品交投活躍
首批5只增強策略ETF于2021年11月獲批,并于2021年末、2022年初分別成立。從上市以來的表現來看,首批增強策略ETF運行平穩、交投活躍,截至2022年10月21日,5只產品日均成交額平均為1.76億元,其中3只相較于跟蹤指數實現了超額收益。
增強策略ETF屬于我國創新型ETF。匯添富基金表示,作為一種創新產品,增強策略ETF具有獨特優勢:與場外指數增強基金相比,指數增強ETF采用T+1方式交易,具備流動性強、交易費用低等優點;而與被動指數ETF相比,增強策略ETF除了能獲取標的指數的貝塔收益,還能精選個股來獲取相對于標的指數的超額收益,充分發揮基金公司在主動選股上的能力優勢。
從海外主動管理型ETF發展經驗來看,指數增強ETF對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和運營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廣發基金表示,增強策略ETF要求基金管理人在加強基本面研究的基礎上,充分運用量化交易模型和策略,把握市場交易型機會,以此實現“增強”的效果。
發展空間頗為廣闊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境內市場衍生品應用及量化模型不斷成熟,寬基指數增強策略應用場景也不斷增加。在大資管時代來臨的背景下,這一類產品將成為投資者進行長期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
一是因為指數化投資本身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寬基指數產品更受到機構長期配置青睞;二是基于寬基增強的超額收益策略在境內市場仍有挖掘空間;三是個人和機構長期配置需求助推指數類產品發展。
“指數增強ETF將管理人主動管理能力由場外引進場內,將進一步豐富股票ETF產品供給,滿足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推動權益類基金創新發展,并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匯添富基金表示,在傳統ETF市場激烈競爭的格局下,基金管理人嘗試提供具有主動管理服務的便捷式投資工具的方式,或將成為ETF市場的差異化破局方向。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