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隨著8月份正式收官,公募基金2022年半年報也全部披露完畢。雖然A股市場上半年演繹持續震蕩行情,但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仍在不斷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06萬億元,較6月底的26.79萬億元環比增長1%,基金產品數量達到10123只,較6月底增加113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27萬億元“關口”。
管理費收入同比增長7%
基金公司首尾相差懸殊
備受市場關注的基金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費用情況隨公募基金半年報披露逐一揭曉。
截至記者發稿時,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合計達到735億元。受益于公募基金總規模的穩步增長,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費用較去年同期均出現顯著增長。
從管理費收入的變化趨勢來看,今年上半年,近八成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實現同比增長,招商基金、建信基金等頭部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增長率十分明顯。僅易方達基金這一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就超過了尾部80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總額。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雖然經歷持續震蕩行情,但公募基金的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9517只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總收入達到73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686億元增長了7%。債券型基金是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增長的主力。混合型基金在上半年合計收取了360億元的管理費,緊隨其后是貨幣型基金,上半年收取了142億元的管理費。此外,債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上半年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119億元和96億元,其余為其他型基金。
管理費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達到303.37億元,占全部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總額的41.27%,而在去年同期,前十名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占整個行業的43.7%,盡管“強者恒強”的局面仍十分明顯,但隨著近年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主打差異化發展路線以實現“彎道超車”,涌現出一批“小而美”的基金經理和產品,分食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易方達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最高,達到51.4億元,同時易方達基金也是唯一管理費收入超過50億元的基金公司。緊隨其后的是廣發基金和富國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分別為36.1億元和32.5億元。此外,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中歐基金、嘉實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7家基金公司躋身前十,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均在22億元以上。
相對而言,有56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均不足5000萬元,收入最低的基金公司上半年僅有29萬元管理費。
客戶維護費占比25%左右
“尾隨傭金”過高現象已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獲取的管理費收入并不能完全計入營收等財務指標當中,基金公司需從管理費中按一定比例付給銀行、第三方銷售平臺等渠道,這部分費用為客戶維護費用,即業內俗稱的“尾隨傭金”,相當于公募基金給銷售渠道的“提成”,該費用不會單獨向投資者收取。《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擁有數據統計的9506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客戶維護費用共計209億元,較之去年同期的192億元增長了8.85%。
一位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行業客戶維護費用有所增長主要是與公募基金規模及數量持續增長息息相關。近兩年,客戶維護費用占管理費用的平均比例其實變化不大,一直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大型基金公司因其具備一定的議價能力,客戶維護費占管理費比例相對較低,而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客戶維護費占管理費比例則較高。”
“此前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存在‘尾隨傭金’長期偏高的現象,但2020年證監會發布的新《管理辦法》規定,對于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50%;對于向非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30%,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個別‘尾隨傭金’極度偏高的現象已經迅速消失,有效地降低了基金公司的財務費用支出。”一位公募FOF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