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經歷三個月的快速反彈后,新基金的建倉趨于謹慎。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只上市交易的新能源主題ETF顯示空倉操作,而同期上市的冷門行業ETF則快速入手傳統低估值板塊的股票,倉位迅速抬高。對此,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認為,季末機構業績排名的沖刺壓力在驅動市場強勢反彈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輪動節奏,市場熱點正從新能源車向疫后復蘇驅動,如果其他板塊出現景氣度明顯改善,資金搬家或對目前處于配置高位的熱門行業帶來一定風險。
多只新能源ETF空倉觀望
7月8日上市的光伏龍頭ETF日前發布信息顯示,該基金成立于6月16日,但直到7月1日,該光伏產業ETF基金的股票持倉為0,全部資產為銀行存款和結算準備金。光伏龍頭ETF為浦銀安盛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新產品,規模約為4.4億。
在基金成立半個月的時間內,這只光伏ETF選擇空倉以待,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經理對新能源大漲之后的謹慎心態。無獨有偶,富國基金旗下的鋰電池ETF發布的上市信息也顯示,該ETF擬于7月8日上市交易,但截至7月1日,這只鋰電池ETF的股票倉位不足5%。根據公告信息顯示,富國鋰電池ETF的資產規模為14.47億。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行業是今年A股市場表現最為強勁的賽道,也是基金經理“回血”的主力。Wind數據顯示,部分新能源基金在最近三個月內漲幅已超40%,此前被基民吐槽“套人”的部分新能源基金在板塊大幅反彈后,不僅抹平了年內虧損,甚至還出現超10%、15%的年內盈利。
冷門待漲?
老行業ETF積極建倉
基金經理在熱門“新行業”選擇謹慎操作的同時,對A股冷門的行業卻在積極入市建倉。
記者注意到,華夏中證智選500價值穩健策略ETF日前發布的信息顯示,該ETF距離上市交易日尚有一周時間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就已經將股票倉位建至48%。
在上述披露的報告中,這只主打“老股票”的ETF首先建倉的對象包括了醫藥股,但不是A股醫藥中最為熱門的創新藥、CXO等,基金經理選擇的醫藥股是已經上市超20年的國藥一致,這是一家傳統的中藥股。此外,上述ETF基金還積極建倉建材、工程機械、銀行、圖書出版、港口等冷門的“老股票”。
在冷門傳統行業積極建倉的ETF還有基建100ETF基金,該ETF基金將在7月12日上市交易,但截至7月5日的股票倉位就已經達到43%。記者注意到,上述ETF快速入手的股票包括三一重工、中國化學、中國鐵建、徐工機械、中國電建等。
“如果其他板塊出現景氣度明顯改善,資金搬家或對目前處于配置高位的新能源領域帶來較大風險。”興業基金分析,一季度新能源相關個股大幅下跌的過程中,機構配置相關板塊的比例依舊是上升的。考慮到最近兩個月的漲幅,當前公募基金配置的新能源比例處在歷史高位。
興業基金認為,通脹風險仍存,海外風險三季度預計還會上升。在依舊有挑戰的基本面情況下,建議投資者冷靜看待當下和未來的市場,下半年的關鍵在于對結構的把握。
諾德基金的基金經理謝屹也認為,新能源的問題在于其之前反彈速度快,估值已經到了比較高的位置。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相對其他行業并不占優。同時,臨近季末,流動性偏緊,通常受到資金面偏好和推動的板塊也會隨著資金面偏緊而回落。不過總體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短期過程,就國內而言流動性還是非常寬裕的,季節性的偏緊也是短暫的,只要個股的盈利增長后續兌現,相信其性價比會逐步修復,但若新能源盈利預期不合理,那可能回調修復的時間會較長。
輪動行情都有份?
公募或加倉基建
機構資金在新老行業上的節奏選擇,也被認為是一個因素。
“季末機構業績排名的沖刺壓力等因素驅動市場在強勢反彈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輪動節奏,市場熱點正從新能源車向疫后復蘇驅動。”中歐基金認為,行業輪動的現象可能意味著資金正在從新能源流向復蘇產業鏈,尤其是與刺激性政策最為相關的行業。
顯而易見,基建投資對GDP拉動作用最為明顯。中歐基金強調,中國經濟復蘇當前最具拉動力的領域仍是投資端。伴隨更多的經濟穩增長政策出臺,早周期的投資領域在當前階段可能更具備短期關注的價值,符合上述特征的傳統基建、建材、房地產等領域可能存在輪動行情。
“輪動”是熱門行業開始謹慎,而冷門行業則被基金快速建倉的一大因素。
永盈基金指出,地產相關行業的政策繼續放松,疊加銷售數據有所回暖,A股的大盤價值風格有望繼續反彈,包括地產鏈、白酒消費等,因政策將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助推穩增長預期再次升溫,預計下半年經濟將加快復蘇步伐,順周期相關板塊繼續反彈。
信達證券也認為在政策持續加碼的背景下,基建有望成為“穩增長”最核心的抓手,在建企訂單充裕度較高的情況下,同時考慮基建尚且存在交通、民生等短板領域,今年重大項目也明顯發力,項目端需求無須擔憂。
招商基金李湛也強調,最近A股市場開始出現明顯的輪動現象,顯示資金存在某種分歧。“高景氣的熱門新興行業有望延續成長,但是短期確實要關注成長的風格估值和業績匹配的風險。”李湛認為,從4月底以來成長風格持續反彈,其中電力設備、國防軍工和計算機的漲幅是非常可觀的,考慮到成長風格近期已累積較高漲幅,因此可以關注投資拉動領域,隨著地產調控的放松,包括水泥、玻璃、鋼鐵等建材需求出現回暖。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