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大基金宣布下架直銷App。這并非首家下線直銷App的基金公司,近年來,隨著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的快速發展,頭部代銷機構的地位越來越穩固,相比大型基金公司擁有的品牌效應和資源實力,中小基金公司線上直銷的困境也愈加明顯。
“按現在的獲客成本,新客下載一次App,基金公司大概要付出200元到1000元,更不用說每年要支付至少數十萬元的App開發、維護、升級等費用。”有基金公司電商部人士對記者說,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線上直銷已陷入了“負循環”——獲客成本高、客戶基數少、投入產出比低,導致資源投入少、客戶體驗差,因此流失很多客戶。
然而,線上直銷的優勢又是毋庸置疑的,多家受訪基金公司表示,未來在拓展直銷業務的同時,會著重聚焦兩大直銷“突破口”,即前端流量和投顧服務。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下架直銷App
英大基金近日下架直銷App后表示,下線App是實施精益化管理的舉措之一。公司目前經營管理規范,財務狀況良好,產品運營有序,資產規模穩步擴大。
英大基金并非今年以來首家下線直銷App的基金公司。今年3月,方正富邦基金也發布公告稱,暫停提供App手機應用軟件的運營及維護服務。再往前看,德邦基金也曾宣布“下架”App,而這些公司大多是中小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直銷App有常項支出,如App研發費用、運維費用及平時采購數據的費用等,我們公司這部分費用每年至少30萬元左右。另外,由于近兩年來對于信息安全保護和投資合規管理的措施升級,也導致App維護成本大幅增加。”北京中小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小晴(化名)說。
滬上某基金公司電商部負責人分析稱,中小基金公司線上直銷面臨困境是必然的。大公司由于品牌效應強、用戶基數高,做直銷投入產出比更高,因此有動力和能力去做直銷業務。更多的投入帶來更好的技術和用戶體驗,又會提升直銷端用戶的留存率。反觀一些小公司,則進入了負循環,投入不足,使用體驗差,用戶流失多。
近年來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高速發展,與這些頭部平臺相比,中小基金公司的線上直銷顯然缺乏流量優勢。
“這筆賬很好算,以獲客成本來看,現在新客下載一次App,基金公司的成本大概在20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0元,是否是有效客戶還有待商榷。但螞蟻基金、天天基金等頭部平臺上新客獲取的成本則低很多。”小晴說。
她舉了個例子,比如新客用螞蟻基金“1000元-10元”的財運金購買基金,若規避懲罰性贖回費,投資者在7天后贖回產品,那基金公司會有這7天相應的管理費。按此計算,基金公司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不到10元。
尋找直銷“突破口”
盡管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下線直銷App,但更多大中型基金公司卻仍在強化線上直銷這一重要渠道,并聚焦兩大“突破口”,即前端流量和投顧服務。
“對于基金公司來說,直銷無疑具有優勢。首先是費率優勢,直銷端不需支付尾隨傭金或銷售服務費,內部成本低,費率上存在優惠空間;其次是效率優勢,直銷端資金結轉流程少、風控即時、基金轉換贖回等業務上有效率提升空間。”前述電商部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從服務用戶的角度來看,匯添富基金表示,直銷渠道是基金公司直接服務、觸達客戶的重要窗口,公募基金可以借此沉淀更多用戶相關的畫像、行為數據,以數據驅動,提供更高質量的用戶服務。
“直銷是私域流量,優勢在于黏度強、忠誠度高,劣勢是缺乏前端流量,所以突破口在于提升前端流量。”前述電商部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要提升前端流量,首先要把公司品牌打響、客戶數和持倉規模做大,讓更多投資者愿意為了更低的費率、更高的效率,在直銷端開戶買基金。其次是在符合銷售新規情況下,借助互聯網渠道進行引流,將更多公域流量轉化成私域流量。
廣發基金互聯網金融部負責人劉仁江則表示,投顧業務或許是基金直銷平臺彎道超車的突破點。“基金投顧業務是財富管理的方向性和趨勢性業務,是能真正實現客戶資產保值增值和平臺業務增長的雙贏模式。以基金投顧業務為抓手尋找財富管理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可能會成為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未來追尋的方向之一。”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