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私募基金管理人布局市場的熱情卻未受阻。《證券日報》記者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了解到,今年前5個月,全市場不完全統計,完成備案私募基金數量高達1.3萬只,顯示私募布局市場的熱情并未受到影響。
多位私募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個板塊呈現單邊下跌趨勢,包括多數機構看好的新能源和半導體等板塊表現也不如預期,但基于對當前市場估值偏低的考慮,私募布局的熱情仍在提升。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長期資產配置的方向不變,預計下半年多個板塊將有反彈機會。
阿巴馬資產
以發行97只基金居首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市場有13014只私募基金完成備案。其中,證券類私募基金有9533只,占比為73.25%,包括60家百億元級私募已發行的931只基金。具體來看,年內,阿巴馬資產以發行97只基金居首,華軟新動力以發行77只基金排名第二,千象資產以發行41只基金排名第三,但從年內整體收益率來看,除了千象資產外,其余兩家均為負收益。
此外,凱豐投資、思勰投資、睿郡資產、寬投資產4家私募機構年內備案基金數量均在30只至40只之間。除了思勰資產外,其余私募年內收益率均為負數;另有正圓投資、銀葉投資、衍復投資、相聚資本和白鷺資管等11家私募機構,年內也備案了20只至30只產品,除了白鷺資管外,其余私募機構年內收益率也均為負數。
今年前5個月,共有1488只產品遭遇清盤。其中,有886只產品是由規模在0至5億元的私募管理人管理,而百億元級私募旗下只有114只產品遭遇清算。在這些清盤產品中,608只有業績記錄的基金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6.21%。其中,304只基金成立以來實現正收益,占比為50%。從所屬策略來看,主觀多頭占據了較高比重,多達710只產品占比為47.72%,其余產品所屬策略包括了量化、固收、FOF和相對價值等。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內國際基本面不穩定因素較多,全球股票市場風險偏好降低,A股也呈現單邊下跌態勢,僅有現金類資產如高股息率、低估值的板塊獲得絕對收益,大多數板塊指數均處于疲軟態勢。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證券類私募基金處于抱團模式,尤其是量化策略基金,對新能源、消費和醫藥板塊持倉較為集中,但這些板塊相關標的表現卻較為疲軟,與之相對應的是,以穩增長為特征的頭部企業處于震蕩反彈箱體模式,這是私募管理人出現業績分化的主因。
管理期貨年內收益率
穩居各類策略之首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表現最好的私募基金依舊是管理期貨策略,年內平均收益率以3.13%穩居首位,而股票多頭策略排名仍較為靠后,年內跌幅為16.65%。此外,債券策略、相對價值表現穩健,突出了“抗跌優勢”,年內的跌幅均在4%以內。
對于下半年的投資,多家私募管理人給予了不同的預期。
黃易建議下半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布局:一是景氣度持續提升的行業,包括光伏、風電、儲能等;二是受益于消費政策刺激的汽車板塊,看好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和新能源車上游的整條產業鏈;三是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農業安全、信息安全、國防安全,及對應的細分行業,包括種業、種植、農化、計算機和半導體等;四是與“穩增長”相關的基建和消費,包括建筑建材、旅游酒店、商業零售和食品飲料等:五是與疫情相關的板塊,包括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試劑公司、檢測服務公司等。
“下半年,相對來看,新能源和消費板塊的反彈并不具備突出優勢,其估值還需要出清,而‘穩增長’中頭部企業的穩健表現,則可以值得期待。”林佳義表示,這些板塊將獲得回流資金的青睞,而預期加息背景下將進一步推動低估值藍籌行情。
銓景基金基金經理楊代奇告訴記者,今年A股市場的核心在于“穩增長”。目前市場估值相對偏低且更加適合大舉布局,堅信下半年將會迎來較大投資機會,具體來看:一是“穩增長”相關板塊的優質標的;二是新能源相關板塊仍有進一步反彈空間。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