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中短債基金表現出抗跌的特色,絕大多數獲得正收益。注意到投資者對中短債基金的認可,基金公司也順勢新發或持有中短債基金,根據數據,今年以來新發的短債基金數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有基金經理表示,目前較為寬松的貨幣環境支持融資成本維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利率曲線短端在足夠利差保護下,短債基金仍有較高投資價值。但也有基金經理指出,資金利率繼續走低空間有限,短期操作會相對謹慎。
發行量大增
曾經火爆的中短債基金如今又迎來風口。中短債基金和普通債券基金最主要的差別體現在投資組合的久期方面,投資債券到期年限不超過3年,不能配置股票、可轉債等品種。
近期,中歐基金、建信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公司都在發行中短債基金。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公司共發行了32只短債基金,而去年同期,發行的短債基金僅有7只。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公司近期對旗下的中短債基金進行持營,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天弘基金等公司都在推介自家的中短債基金產品。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期純債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已從一年前的1382.47億元躍升至3079.42億元。
對于近期中短債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原因,廣發景和中短債基金經理方抗指出,由于短端資金很寬松,一些投資者對于債券市場的走勢雖然說不上悲觀,但也不是特別樂觀,所以相對看好中短債的機會,久期相對偏低的債基需求比較旺盛。
多數取得正收益
中短債基金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表現也確實沒有令人失望。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563只可統計的短期純債型基金中(不同份額分開統計),絕大部分今年都錄得正收益,僅有6只基金凈值下跌。其中,8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了2%,收益率最高的華富吉豐60天滾動持有A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2.70%。
華泰柏瑞基金分析認為,在穩就業、穩增長背景下,銀行間融資成本出現下降,目前維持在較低水平。而短債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集中在剩余期限較短資產,目前融資成本較低的優勢顯著,這是短債基金能夠獲得較好投資回報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短債基金表現抗跌獲得投資者追捧,不少中短債基金開始限購。例如,永贏基金公告稱,為保障基金平穩運作,自4月28日起,永贏迅利中高等級短債債券基金暫停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等業務。另外,為保障基金的平穩運作,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招商鑫悅中短債基金也已經從2月11日起開始限購,限購額度為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單筆或累計申請金額1000元。
仍有較高投資價值
展望后市,華泰柏瑞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基金經理何子建表示,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呈現短久期資產表現較好、中長久期資產窄幅波動的特點。目前來看,純債基金是今年各類資產全部出現高波動性之時非常好的投資選擇。目前較為寬松的貨幣環境支持融資成本維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利率曲線短端在足夠利差保護下,短債基金仍有較高投資價值。
華富吉豐中短債基金經理倪莉莎分析指出,利率債方面從核心要素看,基本面進一步回落的概率偏低、貨幣政策面臨的外部制約有所增強、地方債發行或對5月流動性構成影響,一些潛在的風險因素可能對未來市場形成擾動。但當下流動性仍處于寬松階段,債券市場短期風險并不大。因此,短期來說,市場觀點偏中性,但如果后續疫情改善、地方債發行加快,會考慮適當縮短久期。信用債方面,現階段政策的積極作為和現實經濟疲弱對債市形成對沖影響,資金面仍將維持寬松,后續仍建議采用杠桿票息策略。可以對信用資產更樂觀一些,繼續尋找一些有性價比的挖掘機會。
“債基對精細化的管理要求比較高,因為其資產價格的波動性比較低,每一次決策帶來的收益可能就幾個基點。日常管理夠細致、摳得緊才能多一些超額收益。”方抗表示,雖然短期內資金面保持寬松,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寬信用節奏將顯著加快,流動性大量淤積在銀行間市場的狀況大概率會出現扭轉,資金利率繼續走低空間有限,短久期資產持有的勝率尚可、但賠率有所降低,短期內他會以相對謹慎的思路進行操作。
華泰柏瑞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王燁斌提示,短債基金常被視作閑錢理財工具,個人投資者在參與短債投資時,需要考慮自身的風險偏好能否和產品相匹配,要重點關注產品的回撤表現,以及整體信用下沉程度。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