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還有15個交易日,公募基金便會迎來年終“大考”,而有望成為“翻倍基”的產品卻并不多。《證券日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在有數據收錄的9023只公募基金中,僅出現2只“翻倍基”;另有3只產品實現90%以上收益率。由此推測,年內或有5只基金有望實現收益翻倍。
TOP100產品
年內收益率已超56%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前海開源旗下的2只基金年內收益率位居行業前列,均在110%以上,如果能在余下時間內繼續保持,其將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翻倍基”。此外,還有包括寶盈基金、長城基金和金鷹基金旗下的3只產品,年內收益率也保持在90%以上。以此推算,或有5只產品將實現年內收益翻倍。
此外,還有5只基金年內取得80%至90%的收益成績,分別是大成國企改革、信誠新興產業、廣發多因子、華夏行業景氣和大成新銳產業,其中,大成基金旗下兩只產品躋身TOP10陣營。上述產品雖然不排除成為“翻倍基”的可能,但從僅剩半個月的交易時間測算,取得10%以上的收益率并非易事。
據悉,排名前100的基金年內收益率均在56%以上,其中,年內收益率在60%至70%區間的產品有37只。
梳理發現,年內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多以新興和周期類為主,例如排名前十的產品中,以新興、新經濟、行業景氣和新銳產業為特征的產品就占據一半以上。
信誠新興產業基金基金經理孫浩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明年A股市場持樂觀態度,基于對未來降息預期和房地產政策緩和等因素考慮,權益市場應該屬于財產增值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在“雙碳”背景下,明年將有更多行業“雙碳”戰略開始實施,許多行業將出現產業結構變化,而這種變化對于投資來說是潛在機會。
華商新興活力基金經理高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雙碳”遠景目標驅動下,新能源板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四季度是新能源汽車銷售旺季,展望明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確定,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板塊基本面具備形成跨年行情基礎,明年的投資機會依然值得期待。
1595只產品
年內收益率為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只主題基金和QDII也取得不錯成績,其中包括新能源和低碳環保類產品,以及大周期類別中的消費類基金。
2021年消費行業迎來回調,市場風格頻繁切換。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吳越對記者表示,目前消費行業投資邏輯已從簡單“躺贏”的β式投資逐漸切換到α式投資,一籃子股票投資邏輯已經發生改變,挖掘真正黑馬才是犀利業績的來源。今年以來,消費領域普遍收跌,作為需求決定論行業,雖然短暫受到疫情對線下服務的阻礙,但消費行業仍是值得長期看好的板塊。目前我國正在迎來一輪巨大的消費升級浪潮,任何一個細分領域的需求,疊加人口基數影響,都將創造出可觀的投資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海開源兩只基金躋身TOP10外,還有大成基金旗下兩只產品進入其中,分別是大成國企改革和大成新銳產業,且為同一基金經理。
大成基金基金經理韓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優秀的公募產品具備攻守兼備特性,一方面,在于回撤控制相對較好;另一方面,在于投資者認同其投資邏輯。未來將看好以下投資方向:一是“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4條脈絡:傳統能源與高耗能傳統行業、新能源行業、電力系統領域和節能降耗的新材料新技術等;二是中游制造業,今年中游行業受到原材料、海運費等價格大幅上漲擠壓,同時還有拉閘限電等諸多生產上的干擾,未來部分因素緩解后會出現較好的投資機會;三是大金融行業,特別是受益于財富管理等趨勢的子領域。
此外,上述9023只基金中有1595只產品年內收益率為負,更有產品年內收益率低于-50%。例如,有4只產品年內收益率低于-40%;4只產品年內收益率在-40%至-30%之間;45只產品年內收益率在-30%至-20%之間;286只產品年內收益率在-20%至-10%之間。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