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績優基金賺錢效應的發酵,主動權益類基金的限購措施也在加碼。部分績優基金在已設置了一定申購金額上限之后,近日再度壓降限購金額,最低申購上限僅為1000元。
多位行業人士透露,部分績優基金即便實施限購,短期規模增長依然較快。大量新增資金涌入容易攤薄存量持有人的收益,同時對基金的投資造成干擾,建議投資者長期投資,理性投資,避免追逐基金的短期投資業績。
績優基金限購
低至每天1000元
9月22日,大成基金旗下大成國企改革、大成新銳產業、大成產業趨勢等基金發布暫停大額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及基金轉換轉入業務的公告,自9月23日起,3只基金單日單個賬戶申購和轉換轉入金額上限分別為1萬元、50萬元和1萬元。
公告顯示,上述3只基金都是明星基金經理韓創在管,前兩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80%,位居基金賺錢榜前列;大成產業趨勢是成立于今年2月9日的次新基金,成立以來回報超過40%。
除了上述基金,業績位居前列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長城行業輪動兩只基金也在近期發布了限購公告。
而且,更多績優基金的限購舉措是在持續加碼。
以大成國企改革為例,該基金7月12日公告的限購金額為50萬元,9月22日的限購金額降到了1萬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7日,目前收益率超過80%的15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7只處在暫停大額申購的狀態。今年收益率達到82.87%的金鷹民族新興,目前單日申購額度僅為1000元。實際上,該基金曾經在一個月內連發4次“限購令”,限購金額先從200萬元降至10萬,再降至5萬元,最后降至1000元。
華南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他管理的基金限購主要是以投資者利益優先,不追求短期規模的增長。限購后,仍然有資金持續買入,相比6月底,基金規模又增長了2倍左右。
“績優基金限額金額不斷加碼,可能是因為凈流入的資金增多,可能攤薄存量投資者收益,影響基金的投資運作。”滬上一位公募市場部人士分析,績優基金限購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賺錢效應顯著,大筆資金買入或稀釋收益,不利于做好投資業績;二是基金投資的賽道和方向估值偏高,出于保護投資者的目的,基金也會限制買入;三是資金短期的大量申贖操作,也會損害存量持有人的利益。
短期大額申贖影響投資
應做好規模和業績匹配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績優基金的規模過大會影響基金的投資。如果基金所投方向的行情出現高位調整,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在保證基金業績的同時,也要做好規模和業績的匹配,實現均衡發展。
北京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基金短期規模急劇擴大,會導致基金持股倉位下降,可能無法跟上相關投資方向的市場節奏。“個人投資者往往在看到賺錢效應后快速買入,很容易買在相關板塊行情的末端;二是在基金賺錢效應回歸平淡或凈值回調時,短期進入的資金可能也會很快贖回,基金的投資倉位和結構都會被打亂。”
“短期大量買入的資金,可能是追求短期收益和短期博弈的錢。當績優基金賺錢效應下降時,很可能引發贖回,基金也會因此被動賣出流動性較好的股票,去應對贖回,資金短期的大進大出會影響基金經理的投資節奏和布局。”上述績優基金經理說。
該基金經理坦言,基金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規模需要匹配基金經理的管理半徑和投資策略,做好規模和業績的匹配才可能持續發展。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總監表示,短期資金對績優基金凈申購較多,一方面可能降低基金經理的整體倉位,影響凈值表現;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經理的策略偏好,側重于打新策略、逆向投資策略,或者偏好中小市值個股,基金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管理規模,規模超出策略容量,則會產生策略失靈的問題。
“比如,今年以來,中小市值個股表現較好,但這類行情的投資需要自下而上精選股票。而且,小市值個股的流動性相對有限,如果基金規模過大,優秀的中小市值個股對基金凈值的貢獻度就會下降,基金的業績表現也會趨于平庸。”該市場部總監說。
上述公募市場部人士從基金銷售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績優基金引來大量申購,資金來源可能多來自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而一些銷售平臺過分突出基金短期業績,有的是年度排名、季度排名,甚至還有月排名、周排名等,容易導致短期業績突出的基金過度曝光,引發資金的追捧。
該人士建議,基金銷售平臺應該更加關注長期業績,避免短期業績暴露,并提供基金的中長期收益、最大回撤、基金波動率等綜合性指標,引導投資者設置合理預期,避免追逐短期的高收益基金。
韓創曾在直播中表示,希望投資者不要頻繁擇時,看到短期某一類基金漲得特別好就去追,某一類基金漲得不是特別好,就拋棄。“希望持有人能夠以平常心持有基金,不要對每天的漲跌過多關注,持有時間相對長一些,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持有體驗。”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