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沈寧
4月23日的武漢,高朋滿座,大咖云集,一年一度的“中國金長江私募基金發展高峰論壇”今年在這里舉辦。見微知著,每年在會上都可以找到一些私募業發展的新趨勢。
證券時報記者全程參與了這屆盛會,今年的論壇上也能看到很多可喜的現象。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私募業發展正在步入一個黃金期。
高層和相關部門對私募業發展的長期關注,讓行業發展有了更好的土壤。今年是“金長江”活動的第六年,武漢市政府和監管部門予以了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武漢市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等多位領導蒞臨現場指導,對私募業發展提出了期待和建議。
證券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季曉磊在會上提出,中國私募基金行業依然處于重要發展機遇期。今年3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這是引領資本市場發展的“指南針”,將讓市場綻放更多精彩,為私募基金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私募業管理規模突破17萬億元,集中度穩步提升,百億私募早已不再是“稀有物種”。與此同時,行業內部正在悄然發生質變,沉下心踏實做事的人越來越多。
泓澄投資創始合伙人張弢是本屆論壇的主講嘉賓之一,由于近期是A股上市公司傳統財報季,論壇當天上午,他還在實地調研上市公司。與張弢類似的還有靈均投資首席投資官馬志宇,為了優化策略,參會前一晚他工作到了凌晨兩點。記者在會議現場還注意到,景林資產合伙人蔣彤趁著開會間隙拿出電腦處理工作,可以看到,私募行業里熱愛這份事業的勞模越來越多。
另一個積極變化是優秀管理人敢于堅守理念。華南某百億私募市場負責人在閑談中透露,該公司投資的標的去年股價表現一般,其業績大幅跑輸同業,但他們并沒有因此氣餒,深度研究后選擇繼續持有,最終今年業績爆發。記者與參會私募代表交流后也發現,自下而上、著眼長期的理念正被廣泛認同,大家不會再過多計較短期得失,相反更關注社會責任等長期問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外資私募在中國的發展。2017年年初,首批外資私募完成登記,經過四年多發展,外資私募的業務發展逐漸步入正軌。多家參會外資私募向記者表示,去年以來在華業務得到飛速發展。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