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為了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他們遠赴西部大河山川,點亮“紅蠟燭”,搭建“彩弘橋”,讓“大山有愛”;為了邊區百姓的生命健康,他們建設“免費醫療點”,通過醫療救助呵護“生命之光”;他們捐助“光伏農場”,設立產業扶貧基金,讓油茶林成為村民的“致富林”;他們“以金融思維扶貧”,為“梨王之鄉”打開銷路;他們深入沙漠腹地,打造基金業的“公益林”……書寫這些扶貧故事的人,來自同一個群體——“中國基金人”。
他們用真情溫暖那些渴望知識的雙眸,他們用腳步踏遍祖國邊區貧瘠的大地,他們用智慧把貧窮和無奈化為希望和力量,用綠樹成蔭在大漠孤煙中銘刻脫貧攻堅的壯美詩行。
協會和基金業
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公募基金行業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全面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展現出行業的責任與擔當。
20多年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中國基金行業為發展普惠金融、建設現代化金融體系做出貢獻。同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教育、醫療、產業、生態扶貧等特色化扶貧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公募基金為扶貧事業捐助超過5億元,惠及數百萬人。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長期資本,為貧困地區的基礎建設、民生工程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6月,在協會備案的扶貧方向私募產品有73只、規模超過1571億元;備案的扶貧ABS產品有33只、規模179億元。
在證監會、民政部領導下,基金業協會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助力定點幫扶的山西省汾西縣脫貧摘帽,統籌推進基金行業扶貧公益事業發展;引領基金行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了基金的力量。
2019年以來,基金業協會和基金行業,在汾西縣、鄉、村三級實施了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教育公益扶貧等16個幫扶項目,投入或引入資金超過6000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1000萬元,助力山西省汾西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汾西縣縣長張安文表示,4年來,在證監會、基金業協會和基金行業等相關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汾西縣貧困發生率從32.4%下降到2019年底的0.4%,累計減貧13899戶、40284人。
2019年以來,基金業協會和基金行業堅決落實證監會、民政部政策部署,廣泛發動行業服務脫貧攻堅。其中,2019年公募基金共投入精準扶貧專項資金3447萬元,同比增長42%。持續對證券公司等參股設立扶貧私募管理人、扶貧類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予以“綠色通道”支持,主動做好扶貧方向資產證券化產品備案工作。
2019年以來,基金業協會和基金行業積極貫徹黨中央部署、落實民政部相關政策,服務贛南革命老區金融服務外包專業扶貧事業,助力江西蓮花、遂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19年以來,基金業協會和基金行業持續推動行業踐行社會責任,支持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積極開展責任投資的探索實踐,在行業內持續倡導ESG投資理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行業捐資捐物支持抗擊疫情,91家公募基金累計捐贈1.55億元,捐贈物資折合1.67億元;263家私募基金捐贈2.82億元,引導、發動被投企業向相關慈善組織和醫院捐款14億元,捐贈物資折合5.73億元。
在近期基金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的“基金行業國家扶貧日座談會”上,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鄭富仕表示,協會將繼續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利用好扶貧公益聯席會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凝聚行業公益合力,不斷總結行業有益做法和先進經驗,在行業文化建設中融入扶貧濟困要素,推動形成健康良好的行業文化,譜寫扶貧公益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基金行業的更大貢獻。
發揮專業稟賦
基金業為扶貧賦能
扶貧,基金行業并非專業的公益機構。首先,為更好地做好扶貧工作,做到持續性、專業性,許多基金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基金會,為扶貧項目的專業化運作提供組織保障和長效機制。
2006年,博時基金成立深圳博時慈善基金會,2009年華夏基金員工發起成立北京市華夏人慈善基金會,匯添富基金在2010年發起設立上海匯添富公益基金會,2014年。東方紅資產管理參與發起上海市東方紅公益基金會,2017年7月,鵬華基金在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成立“鵬華慈善公益專項基金”,等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成立基金會等形式的公募接近20家。
同時,多家基金會每年接受民政部門的檢查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確保扶貧項目合法合規和高質量發展。此外,基金會還通過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媒體報道等途徑發布最新進展,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強化了項目的公信力。
基金行業的扶貧項目,更為注重規范和標準。制定、執行和不斷完善規范和標準的過程,就是不斷提高項目質量、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提高項目運作效率的過程,也是一個使項目持續穩健發展的過程。
舉例來說,興證全球基金參考多家公益合作伙伴的操作模式,制定《公益項目管理辦法》,在項目的申請、評估、執行以及后期評價等方面都有明確的定性和定量考核指標。
基金行業的扶貧團隊堅持專業和穩定。以匯添富基金為例,公司有穩定的隊伍,建成了“一把手帶隊”的公益項目運作團隊;同時定期招聘扶貧志愿者,協助開展公益項目,并接受標準化的培訓,確保志愿者服務的專業性。
行業在扶貧中更為注重“金融思維”,以專業資質為扶貧對象賦能。比如,行業捐助1000萬元為基礎的“汾西產業扶貧投資基金”,借助股權基金對被投項目的專業管理,如品牌、運營、財務等各類人才和資源的對接,從各個角度幫助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扶貧過程中,基金行業積極幫扶當地形成金融思維,提升專業素養,進而實現自身“造血”,提升競爭力。
教育扶貧
扶貧先扶智行業多措并舉教育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不能讓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是根本的扶貧之策。”響應總書記脫貧攻堅號召,基金行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扶貧。
2006年,興證全球基金啟動“大山有愛”助學助教計劃。2008年起,興證全球基金通過“珍珠班計劃”和“杉樹計劃”資助家境貧困的高中生,讓這些清貧學子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甚至改變家庭的命運。
2007年,國泰基金發起“紅蠟燭公益扶貧計劃”,關心、支持偏遠地區學子,每年都會落實各項扶貧工作,擁有多元化的幫扶方式。
2008年,匯添富基金發起“河流·孩子”項目,以“捐建一座學校、培養一批鄉村教師、幫助一批學生,進而改變中國西部地區鄉村教育現狀”為愿景,12年來,已援建10所“添富小學”,舉辦了12期鄉村教師培訓活動,累計扶貧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累計提供志愿服務達3萬小時。
2012年7月,華夏基金啟動了“華夏人獎優助學行動”項目,資助品學兼優、家庭貧困、考取國內一類本科院校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實現大學深造的夢想,為貧困學子提供改變命運的機會。
2017年,鵬華基金啟動“賦能助學”圓夢計劃;2018年,廣發基金發起設立“聚富筑夢”教育公益計劃;2019年,天弘基金發起一項“彩弘橋”公益項目……基金公司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教育公益體系,助力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升教職工的素質培訓,不斷改善老、少、邊、窮區域鄉村素養教育的質量。
醫療扶貧
為邊遠鄉村提供基本醫療救助
邊遠地區醫療條件不佳,為邊遠地區提供基本醫療救助扶貧,也成為機構扶貧的重點。比如,匯添富基金通過“生命之光”項目為西部鄉村提供醫療扶貧;華夏基金為邊遠牧區提供的“華夏人免費醫療點”,也成為公益扶貧的一個亮點。
據悉,華夏基金踐行社會責任、參與扶貧公益的主要平臺為北京華夏人慈善基金會。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區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災后,華夏人慈善基金會多次考察,發現缺醫少藥、醫療匱乏是當地、特別是邊遠牧區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基金會決定在東壩鄉建立玉樹第一所牧區免費醫療點,長期提供醫療服務和藥品,為當地及周邊牧民帶來最需要的基本醫療救助。
2011年6月“華夏人免費醫療點”在青海玉樹州囊謙縣東壩鄉落成。醫療點的建立為囊謙縣東壩鄉的牧民、學生提供免費問診、免費治療。
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華夏人慈善基金會向玉樹免費醫療點捐款共計36.67萬元,主要用于醫療點的基礎建設、藥品補充、醫務人員工資補貼、辦公費(運輸費、餐費)等方面。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大家對能夠在牧區集中點提供醫療服務表示極大的贊賞與感激,“免費”給牧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減輕了貧困老百姓的經濟負擔,醫療站成為當地老百姓口中相傳的佳話。
產業扶貧
捐助光伏農場
發揮“托底扶貧”功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產業扶貧,將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將對解決貧困根基,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再就業問題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
基金業協會35家會員捐資建設了“光伏農場”項目,是協會根據汾西縣鄉鎮集體經濟基礎較弱、扶貧托底任務重的實際情況,依托國家“光伏扶貧”政策支持,結合汾西縣光伏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號召基金行業向汾西縣所屬8個鄉鎮捐助的“托底扶貧”項目。
“光伏農場”項目實現了“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達成“農”、“光”互補綜合效應。一方面,8座300KW光伏電站的發電收益,為老弱病殘無勞動能力貧困群體提供財源,保證了他們的穩定收入。截至2020年9月底,光伏發電718.62萬度,電費收益603.88萬元,為2964個貧困戶分配資金337.43萬元,持續為貧困戶“輸血”。另一方面,電站的維護工作安排了10余個公益扶貧崗位;依托8座電站下方80畝土地,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種養殖項目,吸收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就業,實現了“造血”。
光伏農場項目“光伏+農業+就業”的復合收益,為鄉鎮一級無勞動能力深度貧困戶脫貧提供托底支持;同時,通過專業公司指導,示范帶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
另外,為推動當地產業發展,以協會捐助的10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為基礎,山西證券與汾西縣政府的平臺公司合作,于2018年初設立“汾西產業扶貧投資基金”,為汾西縣重點產業的發展引入資本、管理和其它資源,全面發揮產業扶貧功效。
消費扶貧
運用金融思維
為玉露香梨打通市場
汾西是高寒山區,適合香梨種植,被稱為“梨王之鄉”,定位為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客戶,但目標客戶卻沒有聽說過它。比如玉露香梨,有的品牌在電商平臺的售價超過10元一斤。缺乏人才、技術、渠道和品牌,很難有銷路。
基金業協會在“金融思維”下,將購梨款先于果期給到農戶,幫助他們實現資金正常流轉、進而實現生產的正常運轉。這種“先認購、再結果”的方式,以協會倡議書的方式號召出來,得到了行業的廣泛響應。
金融是市場化的代表行業,在汾西的玉露香梨扶貧項目中,采用多種方式提升市場化能力,幫助扶貧對象打通市場通路,助力其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進而提升競爭力。
一是“以時間換空間”。果期在9、10月份的玉露香梨存放期不超過1個月,遇上集中上市期只能降價。行業對此專門做了設計,錯開市場密集供應期,打開了銷路。基金業協會在距離梨園不到15分鐘車程的汾西僧念鎮,投資建設了一座可存儲100萬斤香梨的冷庫,銷售期可以延長至第二年的五一節前后。
二是“廣開銷路”。以往,香梨絕大部分靠線下銷售,在行業口碑傳播和渠道開拓下,2019年9月開始,線上銷路打開,減少了中間商環節,農戶的利潤能增加40%。
三是“賦予新思維”。讓扶貧對象接受新事物新方式,獲得學習的動力,最后實現“造血”。比如,行業捐助1000萬元為基礎的“汾西產業扶貧投資基金”,是借助了股權基金對于被投項目的專業管理,如品牌、運營、財務等各類人才和資源的對接,從各個角度幫助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生態建設扶貧
改善沙漠生態
建設“綠色長城”
為號召基金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從業人員關注環保事業,助力沙漠環境治理,改善和保護沙漠生態,基金業協會與阿拉善生態基金會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從2016年起,協會每年向阿拉善生態基金會捐資50萬元,用于在沙漠邊緣植樹造林抵御沙塵暴。2017年,阿拉善生態基金會在騰格里沙漠邊緣造林地建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林地碑。其中,“綠色行走·公益長征暨沙漠穿越挑戰賽”是阿拉善生態基金會一年一度的生態國情教育活動,已有5萬余人參與,培育梭梭樹苗超70萬棵。
除了行業的生態扶貧舉措外,作為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成員,華夏基金也參與了沙地區鄂爾多斯恩格貝項目的公益林建設。
恩格貝地處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腹地達拉特旗段,水草豐美、風景秀麗。然而,洪水、濫砍濫伐使黃沙取代了沃野,牧人丟失了草場。經過積極的治沙行動,原本30萬畝的荒地已經治理超過70%,1997年恩格貝被國家環保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
2018年3月,華夏人慈善基金會決定捐款50萬元用于園區公益林建設。目前,當地政府正組織專業人員采購樹苗。生態環境的改善帶動了沙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為當地民眾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提升了生活質量。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