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正在逐步吸引居民儲蓄等增量資金流入,居民家庭資產配置走到新“十字路口”,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代表的公募基金迎來良好發展時機,也將挑起責任重擔。如何實現“光榮與夢想”,真正為投資者賺到錢,成為擺在所有基金管理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專訪了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這位行業老將擔任銀華基金總經理已近14年,是資歷最深的公募基金總經理之一。截至目前,銀華基金七次榮膺金牛基金管理公司。
前有“狼”后有“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說起基金行業,從業22年的王立新難掩對它的熱愛。“金融領域里資管行業擁有較好的業務模式,輕資本,市場風險小,業務相對穩定。”他說,但也面臨巨大競爭壓力,降費是需要直面的問題。國外ETF降費明顯。去年,作為ETF市場后來者的富達甚至發行了零費率ETF,目前全球市場ETF規模最大的三家資管機構Vanguard、BlackRock和StateStreet都在打價格戰。價格戰攤薄了資管公司利潤,一些全球大型資管公司近年來出現規模漲利潤不漲的局面。此外,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美國資管行業出現大面積并購,集中度不斷提升。
“外資資管公司加入后將對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王立新表示,中國的資管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居民大部分財富以儲蓄為主。面對這片廣闊的藍海,外資資管機構爭相入局。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也是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王立新坦言,盡管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以低風險產品為主,從老百姓熟悉的銀行理財產品過渡到凈值型產品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在中國,銀行業務的發展多半是高舉高打式,未來理財子公司會投入大量資源建設隊伍,開發系統,打造全功能的資管機構,成為其他資管機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理財子公司與基金管理公司側重不同業務領域,基金管理公司將在權益市場長期發揮優勢。“未來理財子公司更傾向于做資產配置,構建FOF或MOM組合,選擇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子管理人。”王立新說,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依托合作基金管理公司過硬的主動管理能力以及與客戶建立的長期信任關系,將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而基金管理公司必須強化主動管理優勢,打造鮮明的公司品牌。
“整個資管行業機構類型多樣。如果說未來對行業還有哪些期待,希望包括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內的整個資管行業可以實現統一監管,各類機構都能在資管新規框架下公平競爭。大機構的進入將促進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行業做大做強。”他篤定地說。
脫穎而出的“法寶”
大浪淘沙始見金。
面對激烈的競爭,基金公司靠什么脫穎而出?參與過行業變革,經歷過行業快速發展期與瓶頸期,見證過多家公司起落沉浮,王立新用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出答案:在穩定的治理結構下,執行相對正確的戰略。
在王立新看來,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要有穩定的治理結構,穩定的管理層,良好的激勵機制。更為重要的是,整個公司要用長遠眼光看待市場。
說起基金行業的公司,他如數家珍:有的公司擁有穩定的治理結構和人才體系,形成了較好的企業文化,才具有了持續競爭力;有的公司主要人員變化后,有很大波動,但在雄厚業務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調整重新步入正軌;有的一度很好的公司,頻繁換帥后沉寂下去。
銀華基金得益于穩定的治理結構和良好的激勵機制,多年來股東與管理層相對穩定,管理層中有兩位甚至是創始員工。銀華也是業內較早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和團隊增量激勵政策的公司之一,核心團隊成員穩定。
作為一家資管機構,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做長期正確的事,立足于真正為投資者賺到錢。首先,體現在基金經理業績不僅要有超額收益,而且超額收益要穩定可持續。其次,從銷售、客戶服務角度說,以前只關注產品銷售,現在我們的落腳點發生變化:更加貼近投資者,從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出發,
將合適的產品匹配合適的投資者。王立新說。
堅持純粹的初心才能真正踐行相對正確的戰略。“銀華的愿景就是要做一家受投資者尊敬的公司,我們的使命就是為投資者賺到錢,我們的價值觀就是做長期正確的事。只要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愿景和使命一定會實現。”王立新進一步解釋。
基于做長期正確的事這一理念,銀華實行了3年至5年長期投資業績為主的考核機制。將公司經營情況、團隊創收及長期業績達成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有效地將公司、團隊和個人利益捆綁。對長期業績不達標的投資人員,公司會予以調崗或免職,并及時更換業績優秀的投資人員,以保障基金持有人利益。
銀華的固收、權益、社保、企業年金等業務發展較為均衡,最讓他自豪的還是銀華的主動管理團隊。“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現在的框架、體系和隊伍,都是銀華歷史上最好的。過去一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資深經理只有兩三個,整個公司都靠他們,但現在有一種百花齊放的感覺。”他說。
讓基民真正獲利
愛之深,責之切。
“為什么很多時候基金獲得了較好業績,但一些投資者沒有賺到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投資者買入了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高波動疊加追漲殺跌的行為導致投資者實際收益遠低于基金收益,成為行業一大憾事。”王立新直指痛點。
“有些銀行作為基金銷售渠道,并沒有把客戶獲取收益作為主要目標。”他一語道破,有些銀行受到中間業務收入的利益驅動,誘導投資者頻繁申贖,這凸顯投資者教育的緊迫性。王立新說:“這些年,行業一個明顯不足就是投資者教育做得不夠,沒有實實在在地做,沒有扎扎實實地推廣。未來,大家應共同努力培育市場。”
事實上,業內已有公司較早關注這一問題并努力改變。“有些兄弟基金公司做得不錯,這得益于它與像招商銀行這樣堅持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的優秀銀行的合作。通過強制封閉的方式鎖定持有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資者高買低賣的情緒行為,從而讓基民‘被迫’賺到收益。”
更進一步看,投資顧問模式也許是一個解決方案。“投資者買了基金后要拿得住,最后賺到錢,需要有投資顧問的指導。”在王立新看來,投資顧問模式在中國能否成功存在兩個難點:一是國人在觀念上不太接受付費顧問模式,無論是股民還是基民,普遍認為自己比專業人士更強,不愿為投資建議多付一次費。同時,對收益的需求比較飄忽,既要高收益,又不愿承擔風險。二是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專業的投資顧問獲客成本很高,普遍難以觸達普通投資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