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明山
回顧2019年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A股市場走出結構性牛市,可轉債也迎風起舞,公募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中的代表,在去年收獲頗豐,權益基金中甚至出現了回報率超120%的產品,為持有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公募基金去年的整體利潤情況如何?隨著基金四季報披露的結束,這一問題終于有了答案。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根據此前披露的2019年基金半年報、基金三季報和基金四季報,我們在基金年報披露之前,已經可以計算出公募基金去年的利潤為1.18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水平也超越了2007年的1.1萬億元,創下了公募基金成立21年以來的新記錄。
老牌公募基金的賺錢能力依舊強勢領跑,《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利潤位居前5的基金公司分別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別為906.46億元、607.81億元、556.47億元、519.16億元和510.57億元,另外,還有24家基金公司去年的利潤均在100億元以上。
去年四季度利潤3126億元
春節前夕,公募基金2019年四季報的披露收官,伴隨著基金四季報一同面世的,還有重倉持股名單、后市觀點、單季度盈利以及單季度利潤情況。《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春節之前共有141家基金管理人披露了去年四季度的利潤情況,141家基金公司在四季度的合計利潤共有3126.26億元。
根據此前三個季度的基金季報和半年報披露結果,公募基金去年前三個季度的利潤分別為6168.84億元、395.56億元、2056.82億元,據此計算,公募基金去年的利潤水平已經達到1.18萬億元。縱觀公募基金走過的21年,這一利潤水平已經創下了新的記錄。
去年四季度,易方達基金以200.62億元的利潤水平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這也進一步鞏固了易方達基金在去年利潤水平的領先地位,最終,易方達基金以去年906.46億元的利潤,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利潤水平大幅領先第二名的基金公司近300億元。
TOP30利潤占比超八成
需要明確的是,基金公司的利潤水平與基金產品的盈利水平截然不同:前者是指基金公司在特定時間段內為自己創造的收益,后者是指基金管理人為基金背后持有人創造的回報;前者主要是由基金公司的資管規模及旗下產品費率水平決定,后者則是由單只產品的基金規模及基金業績決定。
不過,基金公司的利潤水平與基金產品的盈利水平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協同效應:一方面,基金產品業績做得好,便容易吸引廣大投資者前來申購產品,基金規模的快速增加也會使基金利潤出現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后續拿到牌照的基金公司也需要同時做好基金規模和基金業績,快速建立起基金公司的品牌效應。
在此背景下,早期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具備尤為明顯的優勢,這些基金公司在投研能力上的積累、在銷售渠道上的議價能力越發強大,公募基金行業也快速呈現出馬太效應。《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去年公募基金行業1.18萬億元的利潤水平中,利潤排名前30的基金公司利潤總和便有9442.74億元,占了全行業的80%以上。
具體來看,去年利潤位居前5的基金公司分別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去年的利潤分別為906.46億元、607.81億元、556.47億元、519.16億元和510.57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富國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博時基金、興全基金,利潤水平均在350億元以上,這些基金公司均是成立較早的老牌公募基金。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利潤排名后50位的基金公司去年的合計利潤為161.98億元,占全行業的1.38%;易方達基金去年906.46億元的利潤水平等同于排名靠后的83家基金公司的利潤總和,首尾之間差距十分明顯。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