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會想到,指數基金的紅海,會以如此速度向公募行業襲來。
根據此前公告,廣發基金旗下的廣發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決定降低管理費和托管費費率,其中,管理費從0.50%/年降至0.15%/年,托管費從0.10%/年降至0.05%/年,合計費率從0.60%/年降至0.20%/年。這個費率已至市場最低。
但費率的降低,并不是這條公告中最爆炸的信息。人們很快就注意到,與此前降費的指數基金不同,廣發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并非新發基金產品,而是存量基金。對于總量已達6400億元的存量被動型指數基金來說,這意味著新的競爭行將來臨。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被動型指數基金產品更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之中,而近年來近乎全行業的指基發展狂潮,則進一步加快了藍海變紅海的進程。指基格局的大洗牌已經悄然起步,未來很有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
存量博弈的兇險
被動性指數基金開打費率戰的直接影響,就是基金產品為基金公司貢獻利潤的降低。
從本質上分析,降低費率為投資者節省的費用,等同于基金公司損失的營業收入。費率戰打得越歡,基金公司“肉疼”的級別就會呈指數級攀升。但為什么仍有基金公司愿意掀起費率戰?其核心的原因就是,被動型指數基金的發展正遇到一個強大的瓶頸期,存量博弈會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
因此,部分基金公司的如意算盤其實是這樣的:降費會讓一點利潤,但卻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讓規模猛然壯大,最后反而實現了管理費收入的大增。藝術一點的形容,那就是一個巧妙的戰術安排:小碎步地退讓,其實是為大規模的反攻蓄勢,最終的目的是拿下更多的市場。
上海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向記者表示,中國有效的指數資源十分有限,但公募基金行業的開發力度卻很強,在規模之爭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的指導思想下,費率競爭就成為自然而然的發展趨勢。“這種現象不僅中國有,海外市場也常見。”該總經理說。
寡頭格局隱現
在業內人士眼里,趨勢一旦啟動,就不會止步,費率戰的結束或在行業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寡頭格局之后。一位指數基金的基金經理坦言,從基金經理角度看,運營被動型指數基金的難度顯著小于主動管理型基金,尤其是完全復制的產品如ETF。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以貼合指數波動為目標,反而希望基金經理不要有太多的主動干預,這就意味著,一旦規模到一定程度,被動性指數基金產品運營的邊際成本就會越來越低,這種特性最容易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
“其實很容易理解。這種特性造成的結果就是,費率戰可以無下限地進行,因為擁有規模優勢的基金公司可以通過不斷下降費率的方式,提高被動型指數產品運營的盈利門檻。比如說,以前測算可能50億元規模的ETF就能為基金公司賺錢,但降費后,這個門檻就可能到70億元甚至100億元。”該基金經理說,“可以想象,這種競爭持續下去,在看不到賺錢效應的倒逼之下,必然會有很多基金公司逐步退出競爭,這類產品的資源進一步集中在少數基金公司手里。”
事實上,從海外市場的情況來分析,內地指數基金費率戰的空間仍不小:富達基金推出的兩只“零費率”指數基金,一下子將海外指基的競爭推向了死角,以此觀測,內地指數基金的競爭環境還算寬松,卻也意味著下一輪的大戰風雨欲來。
另辟蹊徑之惑
雖然前途難測,但種種跡象顯示,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意欲在指數基金的擴容潮中放手一搏。
有些起步較晚的基金公司,期望通過產品設計繞過同質化競爭,在指數基金的快速擴張中分得一杯羹,于是,指數增強便成為他們著力發展的對象。一家保險系基金公司的投研負責人就表示,在被市場認可的指數資源有限的背景下,另起爐灶與巨頭們PK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這樣的同質化競爭幾乎沒有勝算,但如果添加上“增強”二字,讓主動管理介入到指數基金的運作中,則會讓基金產品出現業績的差異化,從而為后來者提供了以業績獲得發展空間的機會。
“從歷史數據來看,很多指數增強基金的長期收益都不錯,這表明,通過基金經理一定程度的主動管理,結合指數基金自身的特性,長期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還是不低的。”該負責人說,“我認為,指數增強基金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這非常考驗基金公司的投研實力,將突破口放在這一塊,是比較好的選擇。”
而科創板打新的可觀盈利,也讓一些基金公司萌生了新的思路:讓中小規模的指數基金成為“打新基金”,以打新收益來實現指基收益率的增強。事實上,從今年一些ETF的凈值波動來看,規模在2億元左右的產品確實在打新中受益匪淺,短期凈值增長幅度超預期。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