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作為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于1998年7月13日成立的博時基金迎來了20歲生日。經過20年穩健發展,博時基金建立了制度、技術、執行三重保障的內部控制體系,設立了以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為中心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始終將風險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十年大發展
隨著1997年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到200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發布,再到2013年新《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公募基金行業在成立之初已經學習采用了成熟的海外市場架構,形成較為完善的監管制度體系,同時,在基金管理層面,堅持強制托管制度、完善的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保證了基金資產的規范運作。
博時是業內首家實行集中交易制度的公募基金公司,在風控與投資交易層面創造了許多次行業第一。2000年,率先建立投資研究數據中心,在此基礎上開發的投資決策支持系統是基金行業內最早和最系統化的涵蓋投資研究、組合管理、風險管理、績效評估管理的綜合性投資管理平臺,填補了國內基金行業的空白。2007年,于業內最早開發與應用完整的管理會計系統,該系統以預算管理為主線,整合公司投資公司、基金會計數據、公司財務數據、客戶交易數據等多個數據源,實現收入和支出在員工、部門、責任中心、公司四個層面的分配,并可在人員、基金產品、客戶等多個緯度進行實時財務分析。
十年間,博時還一舉拿下了首批公募基金投資管理資格、首批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資格、首批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獲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并成為首家全國社保基金海外資產的境內投資管理人,同時獲批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獲準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等多項資質,為今后多樣化發展鋪平了道路。
這十年可謂是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伴隨著行業成長,博時也逐漸顯山露水,充分參與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脈絡。2002年,博時于業內率先倡導價值投資理念;2006年,博時在業內最早開始劃分投資風格細分小組,將權益類基金劃分為價值組、成長組、主題組、GARP組、絕對收益組、國際組,以及指數量化、多元投資等;固收類基金劃分為公募組、貨幣理財組、專戶組、國際組,并配備了相應的研究組作為核心支持。這樣的投資理念一直延續至今,為客戶創造者超額回報。
反思中前行
正如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一般,公募基金作為一個年輕的資管子行業,在2007-2008年間迎來了發展中的第一個高潮,但也曾一度跌落谷底。2006年至2007年,在中國股市快速上行的帶動下,基金的規模擴張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到2007年底,基金規模達到346只,總資產凈值規模超過3.27萬億元,基金持股占股市的份額快速提升,成為股市中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從2007年10月牛市頂點的6124點,到2009年,基金業還經歷了大牛市和全球金融風暴的沖擊。2007年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基金行業,而之后2008-2009年,隨著股市的“V”型反轉,基金凈值在金融風暴中大幅縮水,不少飽受煎熬的投資者退出了基金投資。
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公募行業不得不調慢步伐。“不過博時把翻身仗打得很漂亮。”供職于博時超16年、現任博時基金督察長的孫麒清感嘆道,“博時的再一次的跨越,一方面靠公司治理架構,另一方面也有賴全體上下共同努力。對于博時快速恢復的動力,我認為來自于‘收放自如’,除了業務的多元快速發展,還賴于任何時候都要守得住底線,經得住致命誘惑。”
孫麒清介紹到,很多時候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人們常常理解為合規管理是被動接受的,而在博時,合規管理及風控評估對業務前端的參與度比較高,像齒輪一樣與業務環環相扣,大家對合規和風控也比較依賴和尊重。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深入,博時以實力獲得多個首批試點資格,如首批RQFII資格的機構、首批保險資金管理資格、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資格等,2016年又獲準參與保險資金股指期貨交易。全牌照、多樣化的業務逐漸開展起來。
現在的博時基金,是我國目前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18年3月31日,博時共管理188只開放式基金,并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個企業年金賬戶,管理資產總規模逾7310億元人民幣,累計分紅逾855億元人民幣。
合規及風控管理自我完善進行時
金融行業因管理風險而生,本質是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創造經營效益。我國資本市場處于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就金融領域而言,增強金融服務實體能力、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務。因此,落實到基金公司層面,堅持做好制度執行、風險管理、投資管理、流程管理等成為關鍵環節。
伴隨《資管新規》的落地,打破剛兌、發展凈值型產品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公募基金主動管理能力的優勢再一次體現,堅持制度建設與透明的規范化運作終將使公募基金走上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對于老牌公募來說,攢下的經驗和辦法總比困難多。孫麒清介紹說,博時在投資債券、存單比例等各方面都有配套的風險控制辦法,同時會結合關鍵敏感的時間點進行管理,比如季末、半年末、或者是特殊的事件爆發時點,都會采取應對措施。舉個例子,以前個券審批流程比較繁雜,一旦出現需要緊急處理的情況,過長的審批時間就會導致錯失最優決策時機。所以目前博時已將審批流程進行了優化調整,保持在20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里處理完突發事件,即使審批流程上任何一位負責人在飛機上接不了電話,博時也有完備的應急措施和手段。
2017年10月,《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正式開始實施,業內多位合規負責人認為,《辦法》從公司合規體系建立、人員配備、履職保證、薪酬待遇、考核評價、違規責任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規范,涵蓋內容全面,針對性強,將促進基金公司進一步完善合規管理體系,更加重視合規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有利于基金行業健康發展。對此,孫麒清對記者說道,“做好合規風控,對個人專業性的要求甚至比基金經理更高,尤其是是對投資的理解層面。我們的合規及風控管理不僅是對每一個項目負責,更多的是要站在公司整體角度進行判斷,對公司整個業務運作機理的深刻認識和把控要強于他人。”
合規和風控管理是要綜合考慮公司實際發展而進行前瞻性避險的一門藝術。“在任何企業中,風控的角色都是十分微妙而獨特的,一方面需要理解風控是對大方向的把握,即使大家看到的是瑣碎的表象,甚至有時候不理解風控合規的處理結果,但我們依然要對結果負責。另一方面要看到風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維護公司健康發展,平衡持有人、合作伙伴、股東、員工的權益,要做到這幾點,其實并非易事。”
作為公司老員工的孫麒清,扎根公募基金16年,從普通的基層員工成長為管理者,她有著合規風控人的專業和嚴謹,更有著不斷學習的習慣。在孫麒清眼中,20歲的博時尚處于起步階段。她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這個領域也變化太快,未來可做的事情還很多。再往前走,公募產品數量之多、種類之復雜程度,對我們合規風控的專業要求將更高,對我們業務能力的要求將更加專業和立體,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持續地學習。”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