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方業 李文 周尚伃
進入資本市場25年,他,是我國資本市場早期建設的參與者和高速發展的見證者。如今他年近八旬“退而不休”,依舊活躍在資本市場,為發展建言獻策。他就是姚萬義,曾任中國證監會北京證監局副局長、巡視員、北京證券業協會原理事長等職務。
2020年歲末,姚萬義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初見時,記者感覺他看起來完全不似一位年近80歲的老者,精神矍鑠,說話鏗鏘有力。當大家尊稱他為“姚老”時,他連聲推脫,并且打趣道:“‘江湖上’老朋友們還喊我‘局長’。在資本市場,我還是‘新人’,要繼續學習,請叫我‘姚大哥’。”
見證資本市場建立、發展、壯大
“能夠陪伴、見證資本市場的建立、發展、壯大,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姚萬義感慨萬千,“正是因為深度的參與,我不斷學習,加深了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對高效的監管體系建設以及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認識。”
在中國資本市場30年歷程中,姚萬義認為,證券市場的“起步”是非常值得回顧的話題。資本市場建立之初,關于走什么路的問題始終伴有“姓社姓資”的爭論,直到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果敢又堅決的一錘定音,才結束了這種爭論。這對中國資本市場建設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姚萬義慢慢回憶說:“我國資本市場建立初期,設置了國有股和法人股,但在當時不允許流通,所以當時的股權是割裂或是不完整的,而且對未來股市的發展是有很大阻力的。直到2005年前后,經過各方面建議、討論,股權分置改革全面鋪開,中國資本市場起步階段得以完成,這是中國股市了不起的大事件。此后,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創新驅動、科技助力,在這關鍵時刻,資本市場改革再次向前進了一大步。”
在采訪過程中,回顧資本市場過去30年的崢嶸歲月,姚萬義說得最多的就是“借鑒、探索、學習”。
姚萬義回憶道:“吉姆·羅杰斯(美國投資家和金融學家)的《玩賺地球》這本書深深震撼了我,要知道,當時我們還處在資本市場建設的初期階段,以這樣嶄新的形式解讀國際經濟,是不敢想的。”這本書講述的是吉姆·羅杰斯的環球投資之旅。1999年,吉姆·羅杰斯進行了第二次環球投資旅游,他通過旅行,通過閱讀歷史和哲學來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
姚萬義極力促成更多的優秀投資理念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當時,一個叫范盱陽的學生,他翻譯了吉姆·羅杰斯的這本書。此后,范盱陽想要邀請吉姆·羅杰斯來中國。在與我接觸之后,經過多番努力,2004年,我們將吉姆·羅杰斯邀請來中國,他給廣大的投資者講述了投資理念、如何抓住投資機遇,在當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從老三板到新三板
即便退休多年,姚萬義依舊關心資本市場發展,新三板市場是他一直以來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據姚萬義回憶:“1997年,當時正處于亞洲金融風暴時期,接上級通知,決定清理兩個法人股交易系統STAQ和NET系統。1998年,我再接上級通知,考慮到法人股交易也是構成資本市場建設中股份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當時我聯系中關村管委會領導,想讓中關村產權交易中心接手,但有兩點要求,第一條是不能細分,第二條是不能夠競價連續交易。”
姚萬義說,2001年,當時6家券商建立券商股份代辦轉讓系統,也就是“老三板”。發展到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此后直到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2013年12月31日起股轉系統面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
姚萬義也常為新三板的發展建言獻策:“新三板不僅要推出精選層,還要逐步提高發行質量,增加制度供給,改變交易制度,同時也要在降低門檻、加強監管等方面努力。另外,很多人需要對新三板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和一系列改革認真學習,跟上形勢。”
注冊制實施是革命性的
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注冊制改革是其中的核心之一。談到注冊制改革,姚萬義飽含激情地說:“注冊制才剛剛起步,代表著市場化改革的新階段,注冊制的實施是具有革命性的。”
他認為,在注冊制實施的過程當中,要遵循‘三化’,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同時,姚萬義指出:第一,要加大注冊制的宣傳,發行的市場化,退市的市場化,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開、透明、及時、完整、準確,這是注冊制的核心和靈魂。第二,在上市公司違法行為及弄虛作假方面,必須加大執法、懲治力度。市場化的核心問題是防止造假,防止證券發行中的欺詐行為,或內幕交易等。第三,要加強對廣大投資者的保護力度,這是在實施注冊制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第四,敬畏風險,各個方面都要加大對資本市場中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同時投資者教育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回顧資本市場30年歷程,姚萬義認為,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傳承。“當前正值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之際,我們要抱著虛心學習和借鑒的態度向國際市場吸納有益的經驗。隨著資本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法律、法規的建設始終擺在重要的日程之上,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契約經濟,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來保護,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同時,我們要在國際化的大環境中堅持‘走出去’,這是國家從資本大國變成資本強國的必由之路。或許這條路要走30年到50年,比如說美國的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優化用了將近70年的時間,所以說我們要想投資者機構化,首先資本市場的市場化需要發展得非常充分。”
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姚萬義信心滿滿:“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至今才走過30年,注冊制的實施也才剛剛起步。我們的市場目前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并且具備較大的成長性。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兩個一百年’實現中國夢奮斗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能實現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轉變。”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