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協同性
吳清表示,去年兩會后不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這一年來,在中央金融辦統籌協調下,證監會會同各有關方面抓緊推動新“國九條”具體落實,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形成了“1+N”政策體系,系統性重塑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的、深刻的變化。
對于下一步工作,吳清表示,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塊層次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差異化的安排,促進市場資源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并支持創新轉型、綠色發展。
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健全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及逆周期調節機制,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出臺更多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硬招實招,推動形成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關鍵少數”有效制衡的機制,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不斷引入源頭活水。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穩市做法和工作機制。
三是要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依法嚴懲”,推動出臺背信罪司法解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加快修訂證券公司監管條例,進一步深化部際和央地協作,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有效的聯合懲戒;另一方面“依責嚴防”,健全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制,完善“吹哨人”制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監管,提升監管能力,強化源頭治理。
四是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堅持尊重規律、尊重規則,優化市場定價機制,評估完善交易結算制度,為市場各參與方創造更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預期的制度環境。穩步擴大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備案制度,穩步拓展跨境互聯互通,更好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上市
吳清表示,人工智能是今年兩會的熱詞,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不僅使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帶動了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春節之后,A股、港股包括其他市場上科技股表現也受到了相關熱點的帶動。資本市場對促進產業和科技創新都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支撐作用,而科技創新企業越多越強,資本市場的活力、吸引力以及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就越強。
吳清表示,證監會將用好用足現有制度,積極研究、不斷完善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體系,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制度,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抓緊完善“并購六條”配套機制,在估值定價、審核流程、支付工具等方面進一步打通堵點,大力推進企業并購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企業發展,推動更多科技創新企業并購案例特別是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落地。
二是大力度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證監會將不斷完善私募和創投基金監管制度規則,圍繞優化退出“反向掛鉤”政策、推進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健全基金份額轉讓制度、支持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和并購基金發展等,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并與有關方面共同推動完善考核容錯等機制,支持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三是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服務供給。證監會將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進一步完善科創債發行注冊流程,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
抓緊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舉措
談及中長期資金入市,吳清表示,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去年9月份和今年1月份,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出臺了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舉措,為實現“長錢長投”創造更有利的制度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目前,各部門正抓緊落實,成效初步顯現。
一是入市長錢明顯多了。去年9月份以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這些都有力支持了市場企穩向好。
二是權益類基金發展明顯快了。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現在股票ETF產品5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快速完成注冊。去年9月份到現在,共注冊權益類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冊基金產品總數的七成。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
三是長周期考核制度更加健全了。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積極推進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訂工作,目前已征求了相關方面的意見建議,據了解將盡快推出。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也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更好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的落實工作現在開了個好頭,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不斷顯效。”吳清表示,去年9月份以來,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到22%。后續,證監會將在中央金融辦統籌指導下,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努力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