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賀俊 李靜
3月9日,站在行業發展全局,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提出“關于支持中國白酒擴大出口、支持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四川建設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三條建議。
支持中國白酒擴大出口
如何讓極具傳統特色,代表歷史文化符號的中國白酒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五糧液一直在積極探索。
曾從欽稱,對外貿易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中國傳統優勢產業,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中國白酒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針對性解決影響中國白酒擴大出口的“標準偏差、文化反差、政策落差、貿易逆差”問題,有助于以規則相聯促進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有助于提升中國白酒國際競爭力,有助于促進中國白酒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在更高開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環。
曾從欽針對中國白酒出口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加快制定與國際接軌、完整規范的中國白酒國際標準,讓中國白酒擁有符合國際貿易的“身份證”;二是積極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針對國內外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別,開展有關貿易談判,爭取在貿易條件評定、稅收等方面得到公平待遇,使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公平競爭環境;三是建立中國白酒對外推廣的聯動機制和國際貿易信息共享平臺,提升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政策保障水平。
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曾從欽還提交了關于支持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通過白酒申遺向世界展示中國白酒傳承千年的傳統釀造技藝,可以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白酒歷史底蘊、工藝特點以及卓越品質,更好地愛上中國白酒,加快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提升中國白酒文化影響力。”
曾從欽建議,一是將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列入我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點計劃優先推薦;二是建議加強對龍頭企業釀造技藝保護的指導和支持,加大對白酒釀造工藝師特別是工藝大師申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支持力度;三是建議借鑒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打捆申遺成功經驗,靶向發力,突出重點,積極發揮白酒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完善申遺信息共享機制,強化申遺相關資源整合,進一步推動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打捆抱團申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向同為兼具物質與精神雙重屬性的中國白酒申遺提供了經驗、鼓舞了信心,”曾從欽如此說。中國白酒釀造技藝是我國獨具民族特色、獨具地域優勢、獨具文化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事實上,在中國白酒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積極“走出去”擴大出口、加強商貿合作,和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中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而打造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推動白酒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更好地為經濟發展作貢獻。同時,對中國白酒的國際化也有重要推動作用。
建設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在曾從欽看來,白酒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具有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先天優勢。為此,他還提交了《關于支持四川建設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建議》。
事實上,白酒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連續多年的穩健增長態勢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穩定的貢獻。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626億元,利稅總額超3000億元。以四川為例,近2年白酒產業納稅排名、納稅前10名企業數、工業貢獻率均位列全省前列。全國3大千億級白酒產區四川占有2席,2022年川酒產量、營收、利潤分別占全國白酒行業的51.86%、52.02%、34.28%。
打造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有利于推動白酒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更好地為經濟發展作貢獻。
為實現建設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曾從欽建議,一是從頂層設計、認定標準、實施策略、行動路徑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二是支持在白酒行業中培育1-2家國家級“領航企業”和世界一流企業。三是支持加快建設與國際接軌的中國白酒國際標準,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
(編輯 張偉 孫倩)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