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袁傳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保護網絡文學知識產權”的相關話題再一次成為熱點。
“隨著網絡文學、有聲、動漫、影視、游戲等行業的多元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相較于知識產權保護已取得顯著成果的音樂、影視、游戲等下游領域,作為重要IP源頭的網絡文學依舊面臨著復雜的盜版侵權形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吳義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方合力打擊盜版仍存難點
根據去年5月份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2021年盜版造成的損失規模達62億元,同比上升2.8%,約占網絡文學市場規模的17.3%;多數網絡文學平臺每年超過80%的作品會被盜版;高達82.6%的創作者深受盜版侵害。
去年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20地省級網絡作協、12家網文平臺與唐家三少、蝴蝶藍、貓膩等522名網文作家聯手共同發起反盜版倡議,這也是網絡文學行業誕生以來最大規模集體倡議。
盡管多方發聲,但盜版行為難以根治。對于形成盜版網絡文學產業鏈的原因,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張偉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消費者的版權保護意識薄弱,沒有形成付費閱讀的版權意識;二是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盜版的技術手段也越發高超、隱蔽;三是盜版形成了一套產業鏈,并非一個主體單方作戰。
此外,網絡文學的知識產權維權難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張偉君進一步表示,一方面,盜版平臺數量龐大,形成此起彼伏“打不盡”的情況;另一方面,盜版平臺往往采用了一些規避風險的手段,借助一些殼或者境外的公司來實施盜版行為,對維權產生障礙。
委員紛紛發聲打擊盜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吳義勤提交了《關于鞏固網絡文學盜版治理成果促進數字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提案。
吳義勤表示,在盜版侵蝕下,作家的創作熱情受到打擊,諸如現實題材、科幻題材等一批創新題材發展受阻,對整個數字文化產業造成不利影響。盜版平臺還存在大量違規內容,文學審美和價值導向出現偏差,更有甚者為了獲利還成為釣魚網站的廣告渠道,危害用戶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和信息安全。
對此,吳義勤建議,第一,審慎調整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規則,避免增加權利人維權成本;第二,加強搜索引擎/瀏覽器等網絡服務商的主動過濾義務,屏蔽盜版網站搜索顯示;第三,壓實應用市場的審核義務,加大對盜版小說App的處置力度;第四,加強科技反盜,建立高效的監管與司法聯動體系。
同時,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提交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競爭力》的提案。
閻晶明表示,“當前,相關法律對網絡文學盜版侵權行為的刑罰力度相對較低。2021年揚州的一起判例顯示,被告人通過復制網絡小說侵權牟利80多萬元,最終因犯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非法所得與罰金存在巨大懸殊,難以對侵權人產生震懾效果。即使根據國家版權局頒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標準和計算方法也僅僅為每千字80元至300元,與作者本身的投入相差甚遠。”
閻晶明建議,第一,推動落實“黑白名單”制度,定期公示侵權盜版網絡服務商“黑名單”;第二,充分認識網絡文學的產業價值,提高盜版打擊和懲賠力度;第三,提供專業力量,支持中國網絡文學企業跨境維權。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